北京新建建筑雨水收集控制标准公布
22日,北京市规划委发布《新建建设工程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要点(暂行)》(下称技术要点),要求新建建设工程硬化面积达10000平方米以上(含)的项目,必须按照每一万平方米硬化面积配建不小于5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此外,新建小区绿地中至少要有50%建成可滞水的下凹式绿地。
调蓄池储雨水12小时内排出
《技术要点》中规定,雨水控制和利用工程必须与主体建设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也就是说,一个新小区在规划阶段时,就必须有雨水调蓄设施。具体的标准是:每1万平方米的硬化面积,必须配备不小于500立方米的雨水调蓄设施。《技术要点》中还规定,整个调蓄池得在12小时之内排出雨水,出水管管径还不能超过市政管道能力。
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调蓄池里的雨水可回收利用,将根据收集量和回用量、时间的变化规律、卫生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如果没有以上因素的相关材料,可以按先易后难的次序使用。使用顺序为:直接补充水面景观用水;经过沉淀浇灌绿植;经过简单处理后,应用于路面和地面的冲洗;再经过净化,作为循环冷却水使用;经过一定设备净化,充当冲洗汽车用水和冲厕用水。
小区路面最少高出绿地5厘米
业内专家表示,大雨能存水、小雨能吸水的下凹式绿地,被视为能留住雨水的方式之一。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所谓“下凹式绿地”,是指低于周围道路或地面5厘米至10厘米的绿地,主要包括水池、雨水花园、植草沟、花塘、干塘和湿塘。
《技术要点》中要求,凡是涉及绿地率指标要求的建设工程,绿地中至少应有50%作为用于滞留雨水的下凹式绿地。根据本市相关规定,目前住宅小区绿化率要求在3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新建小区中15%的面积将是下凹式绿地。
《技术要点》中还要求,公共建筑周边绿地与小区绿地、广场绿地,应采用下凹式绿地,小区内的路面应高于绿地5至10厘米,当路面设立道牙时,应采取将雨水引入绿地的措施。
停车场透水率不能小于70%
海淀区双紫园小区,因透水砖的铺设、排水系统的完善,在7·21暴雨中安然无恙,成为居住小区的典范。不只是居住小区,在一些大型公建如奥林匹克场馆中,透水砖的铺设是重要的调蓄设施。
随着透水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要点》中强制要求,公共停车场、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和建设工程的外部庭院,透水铺装率不能小于70%。此外,小区内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广场两侧的人行步道应采用透水铺装地面。
市城乡规划标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试点铺设的透水砖曾经出现过不抗压的问题,近几年这类问题已经解决,推广透水铺装的时机已经成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