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半月谈:追问京城雨洪收集再利用

更新时间:2012-09-03 19:47 来源:半月谈网 作者: 阅读:755 网友评论0

北京“7·21”那场猝不及防的灾难,带来的不仅是人员和财产方面的重大损失,也让这座城市重新自省:“61年来最强降雨”并非免责声明,寓资源利用于灾害防范中仍然任重而道远。

暴雨来临时 收集难顾上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但并不是所有的雨水都可以通过重力直接流入河道。”北京市水务局排水处副处长熊建新所指的,正是雨季时北京的独特场景:一些排水的低点,尤其是一些下凹式立交桥下,需要用水泵将雨水抽出、强行排走。

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北京城区主要泵站约为90座,其中78座位于下凹式立交桥下。即便如此,这些低洼处依然屡屡因为积水造成交通瘫痪。

“总说北京缺水严重,年年从外省市调水,要是能把下凹式立交桥下的那些积水都收集利用起来,该多好啊!”合上当天出版的一份晚报,在CBD上班的白领马立不太甘心,这些积水抽排后将流向何方?有多少会被收集利用?

“紧要关头,容不得我们想那么多。”一位多年奋战在汛期一线的业内人士坦言,汛期当前,把雨洪排出去是第一重任,能不能蓄、蓄下多少,我们确实也没有考虑过。

北京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最新提供的材料显示,北京市城镇建设雨水利用工程共有808处,其中集雨池327万立方米,透水砖318万平方米,下凹式绿地280万平方米,这些工程分布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园、学校和居民社区。今年“7·21”特大暴雨中,上述工程蓄积利用雨水5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两个颐和园昆明湖的水量。

尽管这些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市的排水压力,可是发挥的作用却十分有限,实际上,500多万立方米的蓄积雨水,并不包括那些分布在城区各低洼点的积水。由于考虑到运送成本、蓄积水量等因素,这些雨水只能就近排往河道。

据了解,目前北京的防洪策略依然是“西蓄东排、南北分洪”,雨水排放系统包括大家常见的雨篦子、与地面相平的雨水口(井)、高架桥至地面的落雨管、城区的河沟等,它们之间的贯通,将城市容纳不下的雨水送出城区,最终经位于城市东部的北运河流至天津入海。

规划有欠缺 效果难如意

记者采访中获悉,城市雨洪难以得到有效利用,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城市空间加剧扩张、硬覆盖不断扩大、人口膨胀等。同时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等级不够高和对城市雨洪利用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督也都造成排水管网的建设、集雨工程配套等难以跟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说,由于北京市排水系统严重滞后,90%的地段防洪标准仅为1年至2年一遇,加之近年来北京城市化快速推进,高楼林立、硬化地面比例大幅提高,导致相同的降雨条件下,径流系数增大、洪量增加,加大了城市防洪排涝压力,引发道路积水等难题,同时也造成雨水资源的大量流失。

“治水要从‘渗’‘蓄’‘滞’‘排’多方面综合考虑。”多位专家和学者的共识是,既要排水又要合理蓄水。举例说,假如一个地区硬化地面过多,地下水位过低,渗就是补给地下水的好办法,而短时间降雨多就要用滞和蓄的办法,加大有效利用,最后再排。

位于北京市西四环和西五环之间的田村路上,有一处400米长的低洼路段,先后坐落着101铁路桥和3米高的下沉式京门铁路桥,从2006年起,这里每年汛期都会积水断路。

今年7月21日,工人们又是连续工作了15个小时才把水抽干净。参与抢险的人员说,这附近都是平房,排水设施可想而知,仅有的几个雨篦子连接的都是污水管道。如果管线布局再合理些,再增加一些雨水蓄积设施,这地方不但不会断路,还能蓄积不少雨水。

记者了解到,这块地方属于城乡接合部,正在进行的拆迁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自2006年以来,方方面面经常是各管一摊、交叉作业,缺乏共同经营或规划的项目内容,退水和蓄水缺乏整体性和系统考虑。

政府多主导 社会广参与

其实,近年来北京一直在加大雨洪利用步伐。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节水设施应当坚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原则。

北京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在申报项目审批时,雨洪利用方案将同步上报,由节水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如未有相应设计或设计不合格,将不得发放工程开工许可。

同时,遵照法规要求,节水设施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节水管理部门申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使用,节水管理部门不予核定用水指标,供水单位不得供水。

此外,对包括雨水利用工程在内的节水设施建设实行奖励政策。来自北京市水务局的消息,2012年全市将新增雨洪综合利用能力1500万立方米;城区增铺透水砖15万平方米;郊区启动顺义高丽营镇、杨镇、通州宋庄等水网及雨洪利用工程,建成农村雨洪集蓄利用工程100处。

采访中,业内人士和专家也普遍认为,如果能够更合理、更有效地开展雨洪利用,不仅可以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的现状,而且可以减轻市政防洪排涝的压力,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王浩院士认为,将防洪与补源结合起来将是北京市发展雨水利用的方向。他建议,建立雨水利用设施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比如有些小区适合建蓄雨池,有的小区可能适合建下凹式绿地。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在立交桥下修建蓄水池,前期降雨中,由于雨水裹着污泥等污染物,就可以直接排走,之后的雨水可以储存在蓄水池里。据悉,在汛期结束后,北京市将在20多个下沉式桥区开建蓄水池,以加强该区域雨水利用和防洪排涝能力。

记者在北京走访发现,目前除政府引导的雨水收集示范工程之外,民众自发利用雨水的行为并不普及。老旧社区由于绿地不够,物业不支持等原因,改造很困难;新建社区的开发商往往为了降低成本,也是尽可能地少建雨水收集等节水环保系统。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对于已经建成的社区、写字楼等,可由政府补贴一部分、业主承担一部分,筹资进行集雨工程的改造;强制规定停车场、广场等公共区域须为透水地面,确保城区最低可渗面积率;同时,还应出台雨水利用的技术规范标准,将防洪与补源结合起来,寓资源利用于灾害防范之中。

此外,专家们还建议应该不断研究当地降水分布规律、径流产生规律、雨水收集通路,增加雨洪工程蓄水量;研究土壤渗透、生物通道等污水处理方法的针对性及适用条件,降低水处理成本,提高水处理效果;鼓励企业开发雨水利用技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雨水收集利用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半月谈:追问京城雨洪收集再利用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