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围海造地320平方公里 滩涂生态破坏有待及时补偿
多山寡地的温州大举向海要地。这项体量庞大的工程,名之“瓯飞”,取“温州腾飞”之意,计划未来8年内,投入约280亿元,围垦出13.3万亩土地,并欲终能将围垦面积拓展至约49万亩。49万亩相当于320平方公里,而温州城区也仅194.8平方公里。这意味着,瓯飞工程将再造一个新温州。瓯飞工程由此成为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一项围垦工程,亦创温州围垦史之最。
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近日已下发了《关于重新确定温州市瓯飞淤涨型高涂围垦养殖用海规划围海规模的通知》。通知称,用海总面积应控制在8866.7公顷(合13.3万亩)以内。
这只是瓯飞工程一期。项目规划示意图显示,瓯飞工程位于温州瓯江与飞云江之间的大片滩涂区域。在温州的规划中,瓯飞工程一期围垦出13.3万亩土地,加上已围垦的龙湾二期和丁山三期,总共20余万亩;二期项目则有29万亩。“我们在等国家海洋局批复文件,计划在今年内开工围垦。”温州市发改委一位官员告诉时代周报。
这项总规模共49万亩的工程,有望近期获批。如获国家海洋局签发,瓯飞工程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体围垦项目。温州将“长”出城区面积的1.64倍。
人多地少向来是温州的短板。据温州发改委测算,温州每年约有5万亩的土地缺口,按照规划,瓯飞工程成功实施后,能缓解温州土地空间紧张的局面。
不过,也有难处和隐忧。融资,是“温州腾飞”的主要瓶颈和掣肘。
据了解,瓯飞工程一期计划投资28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3亿元。后续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桥梁等配套工程预计还将投入近600亿元。
面对如此重金需求,温州成立了瓯飞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融资平台。该公司再与瑞安、龙湾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属国资企业以4:3:2:1的比例,合资设立了注册资本50亿元的温州市瓯飞经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瓯飞一期工程的业主单位。
以地养地,滚动开发,是目前设想的基本思路。先通过财政拨款及银行贷款,解决龙湾二期围垦项目的资金来源。再以这块土地产生的效益,向银行抵押贷款,作为瓯飞一期工程建设资金的来源。
向海要地、挑战自然的同时,也会对环境生态造成影响。滩涂向有“海洋之肾”美名,天然具有净化海水之功效,且是不少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围涂造地,海洋的净化功能会降低,而开发建设后,上游来水来沙的污染程度又会加强,一升一降之下,生态补偿措施肯定要跟上,争取在新的条件下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认为。
“围海造地是浩大工程,很多配套工程都得跟上,在可行性方案中,对多方面的负面影响都应予以充分考虑,尽可能地预测预防,使影响缩小至可控范围。”徐长乐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