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引领 宜兴环保产业跳出“分离性陷阱”
宜兴一家环保企业近来挖掘出一个大商机:某韩国公司专业从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电解,经过电解的污泥基本去除了重金属和其他有害成分,可以直接还田。而国内目前尚无同类技术,大部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只能进行填埋。面对这么一大块未开发的“处女地”,这家企业却在资金方面犯了难。此时,这家企业所在的鹏鹞环保科技创新园伸出了援手。
“我提议一起合作,让他先投,随便投多少,剩下的我来投。”操刀这场好戏的鹏鹞环保科技创新园创办人、鹏鹞环保集团总裁王洪春说。对于自己在新公司所占股份的比例,王洪春倒并不在意,他心心念念的是:这个市场太诱人了,或许几年之后公司就可以上市;然后,是下一次更大的机遇和更美妙的合作……
这样的故事,放在几年前,谁也不会相信。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朱旭峰表示,过去环保企业之间竞争太激烈、内耗十分明显,缺乏区域合力,前后道工序间没有必然联系,产业链呈脆弱状态,陷入了一种像奥地利汽车业当年遭遇的“分离性陷阱”。奥地利中小型汽车零部件企业也曾有过一段“内耗期”,但经过调整,凭借地处中欧、连接四方的区位优势,奥地利重新确立了自己作为欧洲汽车制造、配件加工中心的优势。
前车之鉴值得无锡环保业警醒。“环保产业上世纪70年代在无锡起步,目前成为我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然而,这一产业在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却存在着核心竞争力缺乏的困扰。”经信委有关负责人坦言,以宜兴为例,尽管环保企业总数超过1000家,但固定资产在5000万元以上的不到30家,超过60%的企业固定资产低于50万元。这些小厂,多数靠“复制”低档产品来生存。企业的规模偏小,自然无法形成竞争优势。
而眼下,一股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众多中小企业抱团作战的态势已在环保产业领域渐成气候。目前在宜兴,已经由一批环保企业自主发起成立了全国性的商会“华夏环保企业联合会”,像鹏鹞环保这样的公司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纽带作用,生产、销售、技术资源得以充分整合,一般小企业接单的能力,已经从几百万攀升到上千万甚至上亿。但是,业内人士也清醒地指出,产品层次更多、专业化分工更细是如今抱团合作的前提,要走向更高层次的“牵手”,必须有新的纽带、新的模式。
去年成立的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公司立足哈工大强大的环保科研实力,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污泥资源化等环保产业细分领域和众多中小环保企业展开合作,“一个科研产品+一个研究所(团队)+一家实施产业化的企业”的创新模式,相当于在一个大平台上催生了一批具有“单打冠军”潜质的成长型公司。公司总经理助理庞长泷介绍,目前哈宜明轩、哈宜鼎泽、哈宜戴沃思等一批“小哈宜”相继诞生并步入正常轨道,六家主要环保公司在手业务金额已达1.8亿元。“以不同的技术为纽带,我们既避免了竞争,又最大限度利用了无锡现有的环保产业资源,实现了双赢。”庞长泷说。
跳出“分离性陷阱”,企业形成了一股合力。像国联集团这样的“重量级选手”加入,令这种产业跃升更有底气。作为一个以金融为主业的企业,目前国联在环保能源方面已涉足包括生活垃圾、污泥、餐饮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烟气处理、水处理等诸多方面,实现了深度融入。依靠着国联强大的金融平台,一批环保中小型企业实现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在市场上的战斗力更加强劲,企业发展步入加速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