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唐王近百黑作坊 村民忧水污染
近期有读者向生活日报反映:今年春节过后,济南唐王镇西八户村及周边村庄陆续冒出近百个黑塑料作坊。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作坊大多数都是从章丘白云湖搬过来的。
在暴利驱使下,被从章丘撵出来的废旧塑料经营业户又悄然潜入了“近邻”历城区唐王镇,重操旧业。
黑塑料作坊“隐身”唐王镇田间地头收购的各色塑料废品堆成小山
10月16日,记者驱车沿历城区唐王镇政府驻地往北行驶,沿途不时能看到一些废品回收站,成堆的废旧塑料堆得跟小山一样高,有的回收站里,还有机器正在紧张作业。前行约两公里,就来到了西八户村村口。
在知情人指引下,记者沿着村南的一条乡村公路前行,赫然发现,路两侧树林里、农田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大大小小的废旧塑料作坊。在其中一家院内,露天堆放的废旧塑料瓶有小山高。几名工人正在往塑料颗粒加工机填料。记者刚欲拍照,院内一名中年男子立马警觉地放下手中东西,跟着冲了出来。
在村南头一个院门口,铁将军把门,透过门缝往里看,映入眼帘的是堆成小山似的各色塑料废品,尽管已是深秋,院子里仍是苍蝇嗡嗡飞舞。
知情人透露,现在,废旧塑料作坊主要集中在村子周围的乡间小道旁,由于隐蔽得好,除非熟人,否则一般人很难找到这里。而像这样的“垃圾村”,在唐王镇绝不止西八户村一个,附近的大徐等村庄也都存在这种情况。“这些作坊还有分工:譬如,像西八户村这类村庄,大多以废旧塑料回收为主;而大徐等村庄则以废旧塑料来料加工为主。”知情人介绍说。
“经常有挂着济南及周边地区牌照的货车成车成车地往这里送货,有塑料瓶子、废旧轮胎等,据说一部分是从市区收购的,还有一些则是周边其他地区发来的货。”有村民向记者证实。
他们大都是从章丘白云湖被“撵”过来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和执法部门玩“躲猫猫”
据东、西八户村村民反映,今年春节过后,以西八户村为首的周边几个村庄突然间冒出了近百个废旧塑料作坊。听口音,这些人好像都是本地口音,但又不是唐王人,而是从与之搭界的章丘白云湖搬过来的。准确一点说,是被“撵”出来的。“据说,他们都是在章丘干不下去了,才跑到这边打游击。”“这个地方跟章丘交界,相对安全一些。”
(责任编辑:林艳)
“去年开始,(章丘)那边呆不下去了,就在这边赁了个大院接着干。”在一家废旧塑料作坊,院子里停放的车上喷着“章丘白云湖”的字样,作坊老板证实,他是章丘白云湖人,以前在当地就是干这个,附近几家废旧塑料作坊也几乎都是他昔日的同行。
据了解,废旧塑料作坊因为污染大,经常被相关部门在屁股后面撵着跑。经常这边干一段时间,又换到另一个地方,和执法部门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而目前这些作坊,几乎每家都有被迫“逃亡”的经历。
废弃塑料暗藏惊人暴利利字当头,他们昧着良心赚黑钱
“他们之所以屡禁不止,频频转战各地,就是因为一个‘利’字作怪。”对于回收、加工这些废旧塑料的利润,这些作坊业主都讳莫如深:“收一斤废塑料,加工好了卖出去,也就是挣个辛苦钱吧。”而据一位环保部门人士透露,回收一吨废旧塑料,平均价格只有几百元,然后通过粗加工工序,加工成塑料颗粒,每吨可达到几千元,利润可谓惊人。
知情人透露,目前这个行业已经形成从回收、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一般来说,废旧塑料作坊将收来的废品清洗、粉碎后,制成塑料颗粒,再送往一些塑料加工企业,经过二次加工后,最终制成服装、塑料袋甚至饭盒、饮料吸管。而除了回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旧塑料,更有甚者,个别黑作坊甚至非法收购一些企业的废弃化工容器,甚至把国外需要花钱处理的“洋垃圾”当宝贝一样运进来。
记者从济南市环保部门了解到,塑料制品遇高温后会产生大量致癌物质,严重损害人的健康。而且,在废旧塑料回炉过程中,一些私人作坊还会添加荧光增白剂,这些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很大。所以,国家对回收塑料的加工、生产都有严格规定。
加工过程中,废旧塑料焚烧气味难闻废水不处理就排进河沟,村民担心污染水源
西八户村不少村民向记者反映,一些“垃圾站”会不定期地焚烧塑料垃圾,乌烟瘴气,味道也很难闻,感觉身上都有一股怪味儿,“特别是一到夏天,晚上睡觉都不敢开窗户。”而与西八户村为邻的东八户村村民也一直为这事儿犯愁,尽管眼下这个村还不及邻村情况严重。但村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也不知不觉成了间接受害者,“最怕刮西南风,一刮风,这味儿准飘到村里。”
除了挺“味儿”,更让村民担心的是,这些废旧塑料加工过程中滥采地下水,而产生的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沟。人们担心,长此下去,地下水也将受到污染。“周围几个村庄的水源地都在一处,时间长了,恐怕我们都得喝这有毒的地下水了。”
采访中有人抱怨,个别村民为一己之利,把场院租给了这些“不规矩的生意人”,简直就是“自掘坟墓”。还有人呼吁将这些作坊清理出去,或者请政府部门出面干预。
历城环保局称塑料作坊涉嫌违法经营近期将进行取证整顿
“可以肯定,你们反映的这些加工点都未办理相关环保手续。”17日,历城区环保局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他还承诺会尽快联系执法部门,对村民反映的这些废旧塑料加工作坊进行取证,并着手整顿。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废旧塑料作坊不仅需要环保部门审批,还要办理卫生许可证以及相关营业执照。但凡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企业,都必须经环保局的环境测评后才有可能获准运营。由于这类小型废旧塑料加工作坊生产手段落后、形成污染严重,环保局基本不办理与之相关的审批手续。
据悉,前段时间,历城环保部门曾联合工商及当地政府部门查处了华山街道办事处一带的废旧塑料加工黑窝点,但很难彻底进行取缔。“一般来说,在执法行动之前,环保部门会下通知要求他们停止生产经营活动,自行拆除生产设备和设施,清除生产原料、工具和成品,而对拒不关停或达不到自行清理工作标准的加工户,我们会依法采取断电停产、没收其生产设备等手段进行强制关停,并予以重罚。但往往是检查的一走,他们又开始重新开工,或者换一个地方接着干。”记者了解到,历城区自2007年以来,已经至少开展了5次专项整治行动,但始终无法对这一现象彻底清除。
为避免二次污染 塑料垃圾最好进行无害化处理
夏天,很多市民都要喝大量矿泉水、饮料,继而产生大量的废弃塑料瓶,再加上其他塑料制品,一天下来,全济南市的塑料垃圾“产量”可谓惊人。那么,这些废旧塑料该如何处理呢?
省城环保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说,省城市民生活中每天产生的塑料垃圾,大多数都运到位于济阳的济南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所以市民不必担心这些废塑料会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因此,为了避免二次污染,环保部门也倡议市民积极参与绿色环保行动,确保塑料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另据了解,历下区已在省内率先试点垃圾4色分类,4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收集不可回收垃圾、餐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实行垃圾分类后,收集的塑料垃圾将运往指定的处理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