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治理:生态修复 有水有植物
一线治污者讲述滇池故事——
生态修复 有水有植物 滇池要回原貌
山邑村湿地前后对比照片
滇池边的居民自明清时起就有了自发修建防浪堤的行为,来保护农田和民居。这样的行为在上世纪80年代大规模出现,30多年后,曾经牢牢筑起的防浪堤陆续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规划建设湖滨生态工程,还湖、还湿地、还林。同样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空间,滇池水被污染的20多年来,昆明人一直在苦苦偿还着当年大面积人为干预自然生态所欠下的环保债。经多方努力,现如今修复滇池环湖生态成了滇池治理“六大工程”中的重要一笔。
拆防浪堤恢复生态
“湿地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单靠湿地就能从根本上改善滇池水污染现状,但恢复已消亡的湿地对滇池水环境的改善却有重要意义。”一条大堤将滇池隔为内海和外海,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就设在这条海埂大堤畔,在研究所所长杜劲松看来,湿地的作用首先是让滇池畔消失的原有水生植物、水禽等水生动物能早日回归,尽快恢复滇池湖滨的生物多样性。唯有环湖生态环境恢复良性循环了,才有助于滇池从根本上实现自我净化,也就是发挥出湿地的第二个作用——对污染物进行拦截、净化。
杜劲松认为,滇池水与陆地本是连在一起的,有水、有土、有植物、有鸟禽等,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滇池湖滨生态系统。然而,为保障农田和民居不受滇池风浪侵袭的防浪堤等人为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却“一刀切”地割裂了滇池原有的生态系统。加之,上世纪90年代后,昆明城快速发展,大量的城市污水流入了滇池,瞬间成了一个只有进、没有出、也不能实现自我调节的“水桶”,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污染物。
现在已将滇池外海部分防浪堤拆除列为滇池外海环湖湿地建设及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拆除防浪堤,使滇池水与湿地自然交融,恢复滇池浅滩、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的生态系统。
打响全民环保战役
2011年7月6日,对于世代居住在滇池畔的张丽琼一家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天是滇池湖滨“四退三还一护”安置房项目中,面积最大的晋宁县昆阳回迁房安置点正式交付使用的日子。
作为滇池治理的重要措施,“四退三还一护”工程生态建设将滇池保护界桩外延100米以内约33.3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了环湖生态修复核心区,开展了生态建设工作。为的就是通过拆除生态修复核心区内的人为建筑等,早日建设和恢复滇池湖滨良性生态系统,推进滇池治理的进程。
环湖生态修复核心区内实现了退塘、退田、退人、退房,接下来还湖、还湿地、还林该如何开展呢?经过专家学者多番探讨、审定后,最终确定了“以自然恢复为主,适当增加湿生乔木比例”的湖滨生态建设思路。
“中山杉”这一耐水湿生乔木的名字由此也进入了昆明市民耳中。一时间也引发了不少市民茶余饭后、街头巷尾间对这一引入的乔木是否会对滇池沿岸的生物物种带来影响?乔木种植于水中,是否会因落叶腐烂而对滇池造成二次污染?等一连串的发问。
在杜劲松看来,这是一个市民注重环保问题的可喜变化。“要知道,造成滇池水污染的因素中,城市污染最大。而市民有了环保意识,就将为滇池治污提供重要的群众支持。”
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现如今驱车向窗外看去,滇池之畔一排排中山杉整齐地树立着。阳光下,郁郁葱葱的中山杉与波光粼粼的滇池湖水相互映衬着,俨然已经成为滇池“卫士”。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