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气候大会达成一揽子协议
卡塔尔当地时间8日晚,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第八次缔约方会议的各国代表已经在加时赛中耗掉了一天一夜,然而,几个国家依然在为草案内容吵吵嚷嚷,会议大有拖入第二天黎明的架势。正在这时,此次会议主席、卡塔尔政要阿卜杜拉﹒阿提亚以闪电般的速度敲锤通过各项决定,大会在几分钟时间里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在欢呼交杂着错愕的情绪下落下帷幕。阿提亚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各方的良好意愿和努力工作使我们能够达成一致并继续向前。”明年的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1月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
“多哈一揽子决议”喜忧参半
多哈气候大会取得的最大成果是,各方最终就执行《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达成了一致,第二承诺期将从2013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直至2020年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美国和加拿大依然游离于《议定书》之外,日本、俄罗斯、新西兰等本应承担法定量化减排责任的《议定书》附件一国家没有加入第二承诺期。值得注意的是,参加第二承诺期的欧盟设定的减排目标是到2020年比在1990年水平上减排20%,但它目前已经完成了18%,而澳大利亚确定的更是与1990年排放水平几乎持平的极弱目标,这意味着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难以实现。
有关第一承诺期结束后余留的冗余排放配额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坚持将第一承诺期剩余的减排额度“结转”到第二承诺期,这相当于再次降低第二承诺期的减排目标。而大多数国家表示反对,这个问题只能暂时搁置,这为以后的谈判增加了悬念。
《公约》下设的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在多哈会议上正式关闭了。从2007年以来,长期合作行动工作组尽管在减排、适应、资金、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在的收尾工作上显得有些虎头蛇尾,多数是对已经形成的机构和程序的落实,包括绿色气候基金、气候技术中心和网络、技术执行委员会、适应委员会等,但对资金和适应等问题,却没有足够的交代。
在“多哈一揽子决议“中,发达国家承诺在2020年前要在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之外继续增加出资,到2020年达到每年1000亿美元的规模,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但是整体上并未明确2013年至2015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中期资金的数量,目前仅有德国、法国、英国、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给出了一些模糊的承诺数目,总数在100亿美元左右,距离承诺目标相去甚远,根据哥本哈根大会和坎昆大会的决议所设立的“绿色气候基金”目前仍是空壳。
此次会议还深入讨论了2020年后进一步加强公约实施的德班平台谈判的原则、要素和框架,对谈判的工作安排进行了总体规划。
会议达到了中国代表团的预期
大会闭幕后,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对在多哈采访的中国记者说:“多哈会议达到了中国代表团的预期,中国对结果感到满意”。
解振华说,代表团认为,多哈会议从法律上确定了《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达成了为推进《公约》实施的长期合作行动全面成果,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维护了《公约》和《议定书》的基本制度框架,这是多哈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多哈会议把联合国气候变化多边进程继续向前推进,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积极信号。
解振华同时强调,在多哈会议上,发达国家淡化其历史责任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原则的倾向进一步明显,自身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的政治意愿不足,这是今后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主要障碍。
解振华呼吁参加第二承诺期的发达国家进一步提高减排指标并完成国内批约程序,其他发达国家要在《公约》下承担可比的减排指标,切实解决发达国家减排力度不足的问题。发达国家应就2013-2020年的资金支持作出明确的、更大幅度的承诺,妥善处理技术转让中的知识产权问题,避免采取任何形式的单边主义行为。《公约》是国际气候制度的基石,必须始终遵循公约的原则和规定,特别是公平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断推动《公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
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本着积极、务实、开放的精神,全面、深入地参加了多哈气候大会各个议题的谈判磋商,从不同层面广做各方工作,为会议取得成功作出了不懈努力,发挥了建设性的重要作用。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所作出的努力受到各方的肯定和赞赏。
欧盟气候行动总司国际与气候战略司司长荣格-麦兹格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已经承诺要到2020年将单位GDP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削减40%到45%,这是非常引人瞩目并受人欢迎的,这意味着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以及减少碳排放上承担了更大的责任。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新能源领域付出了巨大努力,而且中国的实际行动比作出的承诺还要多。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峰论坛”上说,全球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南南合作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要。中国在发展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去年在南非德班,中国承诺向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我们感谢中国为南南合作所做的努力”。
埃塞俄比亚和环境保护署副署长德萨勒涅·迈斯芬表示,全球发展中国家人口占80%,但是最节能的居住条件却在非洲,这是因为有中国的帮助,因为中国相信团结的力量。中国使我们看到了团结的力量,并使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极为自信。
中国代表团在会议结束后发布的公告中说,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方将继续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政策和行动,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建设性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