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防司司长赵华林:完善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机制
12月5日,我国首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发布,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逐步由污染物总量控制为目标导向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转变,由主要防治一次污染向既防治一次污染又注重二次污染转变。
7日,“十二五”污染防治形势专题培训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刘青松主持,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和环境规划院专家吴悦颖分别作主题演讲。
赵华林说,污染防治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我曾经提出一个“车论”。人类发展像一辆汽车,经济发展是动力系统,就是油门,环境保护就是刹车系统,是制动系统。没有油门,没有动力系统是不行的,但是刹车也必不可少。是不是准确,大家可以考虑。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抓环保,因为保护环境是保证汽车顺利行驶的。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提出,要健全环境经济政策,出台脱硫优惠电价,开展脱硝电价试点,完善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机制,推进排污权交易,探索流域跨界水环境补偿机制,强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与会的环境规划院专家吴悦颖透露,环保部下一步将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政策,对部分区域、部分行业新建项目总量指标通过交易方式取得,促进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
据悉,目前我国有1.9亿人的饮用水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约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安全,全国90个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会上,吴悦颖重点讲述了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思路与政策。当讲到农村城镇生活污染减排相关问题时,她说,目前我国已有小城镇2万多个,人口2亿多人。小城镇和农村污水量小,一般只有几百至几千立方米,还有独立用户的小城镇分散型生活污水。工艺技术的选择,排水设施的建设,缺乏切实适宜的技术政策、规范和标准。尤其是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的关注。因地制宜、优化布局,选择合理的处理工艺;完善排放标准,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情况的地方污染控制要求;监管要求:建立台账,监测记录和监督检查要求等;设施建设、运营与维护模式,鼓励以县为单位成立专业机构按市场机制开展运营管理;运行费用,可考虑污水收费,或以乡镇为单位统一财政补贴;纳入污普范围的小城镇人口,污水处理核算主要污染物减排量;为鼓励农村生活污染减排,可考虑适当认可农村污水处理的减排量;减排贡献率:COD5%、氨氮7%左右,对全国减排有重要作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