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商机凸显
目前,财政资金仍占主导地位的土壤修复产业有其独特的垄断性,但是随着行业商业模式的成熟,具备技术和资金实力的民资企业将真正迎来投资机会。
点开百度搜索引擎,输入“土壤修复产业”,“千亿蛋糕”“万亿市场”等词汇立刻跃入视线。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大约有300亿元。而按照业内人士分析,这300亿元主要起表率作用,最终的结果是吸引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资本,最终土壤修复市场有望达到千亿乃至万亿元。
在《中国投资》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土壤修复产业蛋糕虽大,但是短期内能从其中“分块”的企业有限。
“土壤修复产业大规模的投资节点应该快到,但还没有到,企业应该谨慎投资。参与土壤修复的企业,应该认清自己在土壤修复产业中所处的位置后再进行布局”。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副主任陈能场在接受《中国投资》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目前土壤污染及其治理得到了高度重视,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讨论了相关问题。但相应的很多政策法规还没有最终出台,最根本的是土壤污染防治法并没有公布,此外治理标准、实施细则、行业管理规范、单位个人资质等配套尚未完善,很多投资的回报难以得到保障。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在接受《中国投资》记者采访时指出,受政策推动,土壤修复在众多企业的热捧下已然成为环保行业的“新宠”,但是,企业争相进入该领域多少有盲目跟风的迹象。企业对待土壤修复概念应理性,只有认清行业特点,方能运筹帷幄。
行业初起淘金热
虽然众多业内专家均认为国内土壤修复产业缺乏资金和技术,但是涉足该领域的企业却呈现飞速增长趋势。
据了解,两年前尚属新兴产业的土壤修复产业,目前涉足企业已经超过100家,甚至有业内人士对《中国投资》记者估计称,大约有160余家。
“虽然行业内已经出现准备上市的大型企业,但更多的还是一些中小企业,可以说是鱼龙混杂”,中国土壤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号称进军土壤修复行业的企业众多,但目前国内真正接过项目的企业也就二三十家,而这二三十家中真正有能力也有意愿能真正做好土壤修复的企业,应该说目前还不到10家。
此前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廖晓勇曾在接受媒体时指出,“先有工程,后有修复公司,有关系的人专门成立一家公司承接这个工程,既缺设备也缺技术”的怪象已经在该行业存在。
“上述现象也从侧面反映了土壤修复产业发展滞后、前期投资大,以及回报收益率高的特点”,侯宇轩向《中国投资》记者分析,目前,涉足土壤修复产业的组织有环保服务企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政府环保部门3种类型,由于技术在外和成本过高的因素,其市场化程度相当低。但是,由目前接单的企业来看,每期项目的投资回报相当可观,这也是各组织在没有企业架构的情况下亦蠢蠢欲动的主要原因。
侯宇轩进一步指出,在土壤修复行业的产业链条中,国内企业在调查、评估、修复、验收各个环节中的市场份额没有明显优势,公司布局修复环节将获得较大收益。
“从目前来看,能够接到项目的企业多以国企和规模较大的民企为主,此外也有一些中小企业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获得项目”,南京一家不愿具名的企业负责人向《中国投资》记者透露,目前土壤修复产业各环节中,具有最高回报率的是土壤修复环节。目前这个环节由于缺乏一个特定的标准,所以最容易进入。“什么算是修复达标,什么算是不达标?目前这个问题还不好说,很多企业也就趁着这个机会赚钱。一旦标准下来以后,很多企业反而会因此接不到项目,从这个角度说,土壤修复产业的火爆会随着产业成熟度的提高反而下降,只有技术和资本同时具备的龙头企业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隐形垄断
那么,土壤修复行业的利润空间有多大?
据世界银行《中国污染场地的修复与在开发的现状分析》报告披露,2007年重庆市有15个场地开展了土壤污染评价,耗资2亿元人民币,到2009年,重庆市进行污染评价的土地达到45块,耗资8亿元人民币,这仅是土壤修复前期评价耗资。报告估计,清理修复重庆市目前的污染场地将需要20亿美元。
业内人士预测,目前国内一个土壤修复项目最少也要几千万,项目平均规模1亿元左右。媒体报道称,北京最大的一个修复项目耗资7亿多元,堪称土壤修复界的“地王”。
然而,该行业的成本却一直是一个迷。
“这个成本并不好说,要是像国外一样动用各种比较先进的技术去修复,那成本真地很高,估计国内也没企业去做了。一方面是技术真地做不了,另一方面是赚钱没那么多了”。前述不愿具名人士透露称,“目前国内采用的‘换土’方式简直就是暴利,没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只要地方政府同意企业拿下项目,那么企业只需要进行‘挖土’就能赚钱,至于挖掉的土如何处理,修复到什么样算达标,这都不用管。估计‘修复’一块地,利润能在40%以上”。
“从实际工作来划分土壤修复可以分为场地污染修复和农地污染修复两个类型。场地污染修复商业化操作已经有一些案例,如北京建工等所做的一些治理工程。农田土壤污染类型,虽然包括我,很多科研院所建立修复示范基地,但都是以调查和开发技术为主,目前都尚未进入修复阶段。至于网站报道的某省某地启动了首个治理示范工程什么的,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陈能场在接受《中国投资》记者采访时坦言,目前国内鲜有企业拥有进入治理状态的技术。
“目前,土壤修复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另外还有企业如污染企业或是土地开发商,包括产业农业化开发商和房地产开发商。政府资金的投入领域是废弃的、污染责任无处可寻的土壤,政府需要招商引资进行二次利用,民资进入可能性不大”。侯宇轩在接受《中国投资》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国内政府在土壤修复产业链条中占据主导地位,从各方面约束企业的工程进展。为实现土壤修复的价值,确定哪些土壤需要进行修复最终由政府进行圈定,财政资金在修复企业盈利中仍占据较大比例。
模式临变
而导致上述隐形垄断的根本原因却是当前的土壤修复商业模式。
目前国内污染场地修复一般由国土储备局控制管理,在环保部确认污染地块之后,由国土储备局组织调查修复后进行拍卖。常见的商业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招投标模式,一般分为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工程修复2个标,大型复杂污染场地修复在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阶段之后增加一个技术中试和方案编制阶段;另一种是“修复+开发”模式,修复企业联合开发商总体承包污染场地的修复和开发。
然而,两者均有自己的弊端存在。前者,埋单者是开发商,其弊病在于没有条件约束开发商会不会将土壤修复资金挪作他用?政府在出让土地的时候是不是肯“让利”给开发商?再加上开发商急于追求利润,能不能长时间等待土壤修复的完成;后者,土地储备中心从搬迁企业收购土地,对污染场地进行调查和修复治理,完成治理后再进入土地市场,土壤修复的埋单者变成地方政府,政府是否有足够多的资金来承担?
如今业内探讨的一种模式就是类似于BT/BOT的“带资修复”。北京高能时代市场总监刘力奇对媒体表示,高能时代参与株洲清水塘的治理项目,是通过和当地政府成立合资公司的模式,“修复资金的51%是以钱款的形式支付,49%则是用土地作价”,刘力奇称,该项目修复的场地将被规划成一个交通产业园区,“治理好土地后,我们就是产业园区的开发商。作为开发商,在招商时可以回收一部分钱”。
“这大约需要10-15年”,刘力奇表示,对这种几年之后的回报有信心能够盈利。业内则正在密切观察这种模式的风险。
“大型上市企业如铁汉生态(300197,股吧)等在修复环节中使用EPC模式,获益不菲,其成功模式值得借鉴”,侯宇轩表示。
“目前资金仍是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国还没有像美国超级基金和棕地修复基金这样专门用于修复治理的资金计划。‘十二五’期间,国家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投入将达595亿元,而用于防治土壤污染的全部财政资金将达数千亿元,光靠国家的投入显然不够,所以,接下来国家肯定会探讨多种模式来进行融资,从这个角度来说,具有实力的民资企业还是有机会的”。华融证券分析人士称。
资料
美国超级基金
“棕地”是国际上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设施搬迁后遗留下地块的统称。为了治理“棕地”美国国会在1980年通过了《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批准设立污染场地管理与修复基金,即“超级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修复找不到责任者或责任者没有实施修复能力的被污染地块。对不愿支付修复费用或当时尚未找到责任者的地块,也可由“超级基金”先支付修复费用,再由环保署向责任者追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