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噁英防治政策酝酿出台 被指底气不足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国家环境保护部了解到,耗时两年编制完成的《二恶英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近日正在征求相关部委、研究机构和企业的意见。
但记者发现,这项颇受公众期待的防治技术政策,只有1986个字,所提的技术政策也十分笼统。比如,“二恶英污染防治应遵循全过程控制的原则”,采取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办法。
此外,该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提出的二恶英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也显得很没有底气,比如,“到2015年,基本控制主要行业二恶英排放增长的趋势,单位产量(处理量)排放强度降低10%;到2020年,基本实现主要行业二恶英排放的全面削减。”而到底“全面削减”到多大程度,该项防治技术政策并没有具体说明。
环保部表示,该防治技术政策仅是“指导性文件,供有关单位在二恶英污染防治工作中参照采用。”
据记者了解,该项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保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华北电力大学等共同编写。编写组承认,我国对二恶英的基础研究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相应的管理措施、法规处于制订发展阶段。不同行业之间二恶英的管理水平也有明显的差异。
目前,我国已出台的直接针对二恶英的管理政策主要集中在废弃物焚烧行业。但事实上,主要二恶英排放行业涉及铁矿石烧结、电弧炉炼钢、再生有色金属生产、废物焚烧、制浆造纸、遗体火化和化工生产等。
“二恶英在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中排放量最大,来源复杂广泛。”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化学品处处长臧文超介绍,二恶英排放重点行业的快速增长趋势尚难以控制,更具挑战的是,目前在烧结、电弧炼钢、再生有色金属、制浆造纸、殡葬等行业,还缺乏经济可行的二恶英控制技术。
据2009年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和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的估算,2007年全国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恶英总排放量为608.36克TEQ(毒性当量)。3年之后,我国各类垃圾焚烧厂究竟排出多少二恶英又是一个未知数。
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给本报记者提供的《二恶英污染真相来自政府和学术界的证词(2012版)》称,我国特大或大型城市早已存在着多种显著的二恶英排放源,如果这些排放源得不到有效控制,高浓度的二恶英仍会被继续排放,它在环境中的积累也会越来越严重,人体的健康风险也会随之增高。
从2009年开始,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研究员毛达就系统跟踪与二恶英有关的中外学术论文及各国政府的政策和研究报告。他介绍,与PM2.5的实时公布不同,环保部门掌握的二恶英排放数据远远滞后,并且是不全面的。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二恶英排放的清单制度,而这是开展二恶英减排和控制的前提条件。目前,美国已形成了“建立清单-制定标准-加强检测-强化监管”的防治模式。记者注意到,在上述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中,甚至没有“清单”二字。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