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乾武:用MC吸附-多级生化处理垃圾渗滤液
在3月5日由谷腾环保网主办的“2013华南地区水处理工程师大会”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宋乾武向与参会人员介绍了我国在老龄垃圾渗滤处理上取得的技术进展。
垃圾处理在水处理行业中一直是头等难题。宋乾武分析:并非所有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起来都是一样的困难,只有填埋龄在5年以上的老垃圾渗滤液,经过长年微生物作用和污染物累积,导致里面所剩的都是极难降解的污染物,这样的渗滤液非常棘手。而较为新鲜的垃圾渗滤液即使有高COD和高氨氮,处理起来也较为容易。
我国自08年起执行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新标准:不允许将垃圾渗滤液在处理到一定程度后排放到城市污水厂再处理,必须就地处理至COD在100mg/L以下,总氮40mg/L以下。宋乾武介绍,当时在制定标准时,只有一个技术立足点——反渗透膜处理技术。
宋乾武指出:膜处理技术难以坚持下去并大规模推广的原因是因为太贵。按日处理量算,一吨水投资大概要到9万元左右。东莞的184座垃圾填埋场平均每天会产生200吨垃圾渗滤液,算下来价格惊人。反渗透不仅成本降不下来,还带来了浓缩液的问题,目前有25%左右的浓缩液直接排放到垃圾堆中,这就造成了污染物的重复累加,并没有消解掉。同理还有香港利用美国的多级循环蒸发技术,成本跟反渗透差不多,不可能大规模推广。降低垃圾渗滤液处理便成了势在必行的技术发展途径。
在“十一五”水专项中,宋乾武承担并参与完成了一项低成本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宋乾武介绍:“我们先用用膜吸收来解决氨氮,接下来经过多级生化来,再用MC吸附。MC吸附类似活性炭,但有所不同,比活性炭多出一些其他效用。在经过三段处理后,水质可完全达标,该工艺的一吨水投资3万五千元就可以解决问题。运行成本30元左右。将成本降低了60%。”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