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好技术怎么才能显出来?建立评估与示范推广机制
技术管理评估很重要
2007年,我国制定了环境技术管理体系规划,目的是以系统科学的行业污染防治技术评估制度为基础,以技术政策、BAT(最佳可行性技术)导则、工程规范等技术体系为核心,建立环境技术的示范推广机制。
目前,由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负责推进相关工作,“十一五”末以来,已在农村生活、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和城镇生活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方面,进行了技术政策、BAT导则、工程规范和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为相关领域工作提供了技术和工程指导。
“不仅对政府投入的项目和市场研发的项目要评估,并且在制度设计上,对于引进的技术也要进行一定的评估。”环境技术评估是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方面之一,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王凯军教授说,环境技术评估包括三个主要内容:
一是行业综合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评估。按照行业来划分,主体是相关主管部门。
二是国家的一些治理专项,比如水专项,重金属专项等这些要进入评估程序,也由政府主导。
三是环境技术、新技术的验证。这也是现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极力推广的制度,即环境技术验证(ETV)制度。由第三方验证及测试机构对环境创新技术的环境保护效果、环境影响以及从其他环保观点出发的重要性能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试和分析,公开验证报告及验证申明,并授予技术持有方使用ETV标识。
访问者:高嵩,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研究院环保产业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嘉 宾:王凯军,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环境技术管理目前做了什么?
要确定什么是好技术,然后让好技术真正得到应用
高嵩:2007年,环境保护部制定了环境技术管理体系规划,提出三大工程,分别是科技创新工程(影响最大的是水专项)、标准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听说近几年您在技术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能介绍一些具体情况和进展吗?
王凯军:在第七次环保大会、环保科技大会上,根据新的产业发展体系,国家提出了建立五大体系,支持环境领域的科技工作。除了上述三大工程,又增加了产业培育体系和科技条件支撑体系。其中,技术管理体系在科技工作中已经具备重要地位。
目前,中心的工作主要分为三部分:
首先是研究制定行业技术指导文件体系,包括各重点污染行业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BAT(最佳可行性技术)导则,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规范等。其次是技术评估制度。目前评估方法已经初步建立,BAT评估是做行业技术评估,评选出行业排放达标的最佳可行技术;ETV则是对环境创新技术的验证。第三就是技术推广机制。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上述三方面工作的顶层设计,把制度、框架的建设先做起来。第二个任务是在重污染行业和环境热点领域开展试点,把一些相关的规则、制度摸清楚。比如在畜禽养殖、污泥处理处置、火电、钢铁等领域,已经先后制定发布了污染防治技术政策、BAT和工程规范等。第三个工作是支持水专项工业方面的项目,包括开展40多个工业子行业的技术文件编制。
全面开展这些工作累计投入资金应该在两亿元以上,顶层设计完成后就要开始系统推进。工程技术中心更多将开展对技术的评估,然后为环境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标准等提供支持,最近两年也开始涉及技术推广的工作。
不能只做单一技术的研发
要对行业污染治理的技术需求进行顶层设计和管理
高嵩:当时成立这个中心是基于怎样的考虑,是觉得整个环保产业缺乏技术支撑体系或标准,比较混乱?
王凯军: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行业是从顶层设计开始、系统地建立一套制度,导致老是不断地面临新问题。比如我们做污水处理做了几十年,技术发展都到双膜法了,污水能达到回用标准了,结果反过来下水道又成了一个问题。
但下水道在很多国家是19世纪就已经解决的事,看过电影《巴黎圣母院》的人都知道,巴黎下水道能上演追逐逃亡的戏。而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了,才发现雨污管道的问题还没解决。
太注重单一技术的开发,缺乏顶层设计和系统思考,这样的问题几乎在每一个行业都有。比如稀土行业的污染问题,以前是没有相关的排放标准,治污工程建设也没有工程规范,验收也没有标准;等到这些标准建立起来以后,又发觉这个行业管理很差,无序开发普遍;等到这方面工作开始以后,又发现出口政策有问题,卖得太便宜,这样,稀土价格的波动又影响了污染治理的有效性——行业亏损,没法处理。
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所以国家现在进行技术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是想完善顶层设计,系统地解决行业污染防治的问题。
技术推广的障碍何在?
技术示范不是终结,建立测试平台,为设备标准化、建立品牌提供基础
高嵩:您刚才谈到的技术推广机制,是要有示范工程吗?
王凯军:推广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单一的技术来说,需要小试、中试、示范工程,然后才是推广。我们老说技术成果转移效果不好,其实是因为这个链条不够完整。
很多科技部门或者项目部门都把示范作为研究工作的终结,但事实不是这样。示范工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中试的结果,是验证性的,建成后应该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估,要有一定的程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然后才能到推广的阶段,这才是完成一个链条。
高嵩:具体怎么做?
王凯军:目前,不仅有政府科研机构在做研发,企业也在做,国外项目技术直接引进也是一类技术研发。我们希望以后对政府财政支持的项目采用ETV和BAT评估,而对企业自己研发的项目自愿采用ETV,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设计整体框架。
这方面还谈不上完全成型,要先做试点。我们曾经跟宜兴环保产业园探讨过,希望建立一个以园区为主体的分布式测试平台,形成一个质量控制中心,具备一些基本的通用条件,然后依托企业和大学,在园区和周边企业里建立公共测试平台。
在统一标准、统一程序和一定制度下——包括资金的支持,承担一些设备的测试。
高嵩:就是首先要有实体的项目,在设计的时候为未来留有空间,其他设备都可以来这儿试用?
王凯军:对,其实这个就是为环保产业园区量身打造的,考虑到产业园区内环保企业特别是设备制造企业的同质化非常严重,有急需转型的需求。通过建立分布式的平台,选择一批技术先进的设备进行测试,通过平台、通过现场测试来建立品牌。
然而这个品牌也不是终点,而是要以此为依托建立一些更高的标准。需要对环保制造业制定一些更高的标准,才能带动企业转型,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高嵩:这样就可以让以前没有秩序的市场逐渐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约束。
王凯军:对,今后是以园区的品牌、园区的标准向全国推出,这也是刚才谈到的技术推广模式的一种。
可能单一的技术只凭ETV就能解决问题,但在产业园区,以上述方式来推广可能效果更好。从整体来讲,今后技术产品评估、测试由第三方进行,谁有品牌,谁有信誉,谁就能参与更多的项目,有更多的机会。但在先期阶段是政府的一些主要单位协助做试点。
以市场换技术为何失败居多?
通过合作研究自主开发,才可能真正掌握技术,以这种方式引进技术成功率可能会更高
高嵩:您当时是从国外回来的,您的水解酸化布水器应用较多,是比较成功的案例。您认为行业里比较成功的技术转移案例有哪些特点?
王凯军:技术转移其实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引进项目,引进技术,还有一种方式可以叫作共同研究或学习吸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有一种说法叫以市场换技术,实际上这种形式少有成功,在污水处理领域是这样,在脱硫领域也是这样,电视机和汽车领域都是如此。
我要说的是,通过项目引进方式成功的非常少,而真正通过研究或学习吸收方式引进先进技术,可能成功率更大一些。
比如厌氧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国内不少人在做,也有一些引进的项目,但一直不太成功。后来我们通过吸收国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再进行自主开发,才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后期UASB又发展到EGSB(膨胀颗粒污泥床,是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当时国外还有IC反应器(新一代高效厌氧反应器),在中国也做了很多的项目,但少有成功案例。所以说,跟外方做一个项目以后可能依然学不到精髓,还是要通过合作研究自主开发之后,才能真正掌握这个技术,以这种方式引进成功率可能会更高。
我们一直在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定是能捕网的渔网才行。比如,这几年我们国家的脱硫发展得非常快,但基本上不是靠项目引进方式,都是购买技术,通过技术培训,掌握了以后再本土化。国外公司在中国直接做脱硫的很少,都是国内的大公司消化技术以后再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
高嵩:脱硫市场的体量大,项目规模大,业主实力强,是不是消化吸收能力比较强?而在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前期大企业没有出现的时候,消化吸收能力就比较弱?
王凯军:这当然和阶段性有关系,早期确实都是这样的状况,现在再引进、开发技术的话,起点就大不相同了。最近我参观了几个项目,比如福建新大陆环保公司。紫外和臭氧都是这家企业老总去国外学习以后,回到国内组建团队来研究。关键部件国外购买,但是整个技术是在国内开发的。最近两年企业又开始做臭氧,通过一两个样机,从20公斤的规模一步步做到了140公斤,可能已经接近亚洲最大,一下子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国内的制造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有一些领域的技术水平完全有可能站在比较高的起点,实现比较高的水平,不同于以前低水平的点滴学习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