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环境管理专家包存宽:环境监管应建长效机制

更新时间:2013-09-25 10:45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 王博 阅读:648 网友评论0

环境管理专家包存宽:环境监管应建长效机制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包存宽,是我国开展战略环境评价及环境规划与管理方面教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实践经验丰富。9月23日,记者对他进行了电话采访。  

新闻纵深:目前,我国环保方面的立法越来越多,但是环境污染事件仍然频发,造成这种法治要求与现实监管脱节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包存宽:有法不依,监管乏力是主要原因。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发展经济是主流,环保在其中处于“守势”乃至“弱势”地位。尽管我国环保法律法规已基本建立起来,但是不少环保法律法规却因法律责任不明、违法处罚不严、难以操作等,变成了“没有了牙齿的老虎”;加之法治精神缺失,人们仍习惯绕过法律,寻求以“权”而不是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也导致了法律法规执行的不力。国内违法违规企业一旦被发现,所面临的处罚相对其违法违规行为所带来的“收益”,也有相当差距,这就是常说的“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但在欧美发达国家有个鲜明的原则———法律底线绝对不可触碰,企业违法违规面临处罚的风险要远远高于其收益。  

新闻纵深:您曾提到我国现行的环境监察制度常常是突击式的,而污染企业则以“游击战法”来应对,缺少长效机制,对此,我们政府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包存宽:地方环保部门习惯搞“大检查”之类的突击式环保行动,企业自然很容易学起“游击战法”,监管严格时就偃旗息鼓,严厉时期过后就死灰复燃,反弹严重,执行连续性比较差。有的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甚至可能将污染企业当作财源,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群众环保意识和维护其环境权益的力量相比国外又相对薄弱,因此地方政府及其环保部门也通常是“民不告官不究”,至少是不主动“作为”。  

建立长效型的监督检查机制首先需要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环保产业投入大,对地方来说直接的“功利性”产出少,而环境效益或效果通常有相对较长的滞后性,有时甚至会长于政府的换届周期,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中要考虑这一因素,充分调动政府对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其次,目前环保部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6大区域环境督查中心,但在跨区域管理上还显得职能不全,应进一步赋予其财权、人事权等,这对于大气污染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最后,还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执法队伍。  

新闻纵深:从海外经验来看,我们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还需要扫清哪些现实障碍?  

包存宽:除了政府自上而下的监管,还必须要有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现实中,群众举报需要“原告举证”,但是群众举报又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环境监测、环境问题识别等技术性障碍,这就造成群众举报的困难。况且敢于站出来揭发企业违法违规排污的群众还是极少数。另外,被举报的企业也会以“软硬兼施”的手段让举报人退却,最终实现逃避处罚的目的,只要“举反证”证明没有污染行为即可免责,这也给自下而上的监督带来一定的困难。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就展开了自下而上的环境保护运动,效果明显。因此,群众对环境安全需求的迫切和渴求,可成为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压力之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环境管理专家包存宽:环境监管应建长效机制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