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成趋势
目前,我国工业废水产出量大、覆盖面广、种类繁多,处理难度大、成本高。“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国污水处理装备尚处于世界三流水平,也就是基本可用,质量略差,故障率相对较高。”
据环境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35%。与市政污水处理相比,工业废水排放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比较严重的污染事件几乎都与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有关。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浓度超过40mg/L即为劣类水。而所谓合格的、达标排放的工业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浓度远远超过这个标准。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表示,如果将企业达标排放的污水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来评价,它的确是劣V类。排放标准不与环境质量标准直接挂钩,这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在我国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框架和制度安排中,标准只是一个方面,它必须与环境影响评价、企业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配合使用,确保环境质量达标。对于目前排污总量远超过环境容量的地区,企业应该通过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通过实施污染物倍量削减替代,以新、改、扩项目淘汰老污染源,通过淘汰落后工艺,压缩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实现排污总量的降低,最终回到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环境质量的最终达标。
目前,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基本形成,标准总数已超过1400项。自“十一五”以来,国家加大了标准制修订力度,新发布修订标准700余项。新发布的排放标准总体控制水平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标准,个别标准甚至严于发达国家排放标准。
业内人士分析,“对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实现资源化回用,膜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超滤、微滤与反渗透、纳滤等技术正在加速推广。”此外,难降解工业废水一般含有高附加值资源,比如重金属,通过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对特定污染物进行选择性吸附,不仅能降低污染浓度,还可回收宝贵资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