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加大空气治理力度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随着一阵巨响,四川嘉陵电厂的三座冷却塔轰然倒下。这一幕发生在两年前的4月28日。而在此之前,四川嘉陵电力有限公司已正式关停机组,退出了运行。四川嘉陵电厂,曾是成都中心城区最大的工业污染源,它的关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淘汰落后产能35.9万千瓦,年均节能折合标煤35.02万吨,年均减排二氧化硫1.2万吨,年均COD减排25吨。
然而,这只是成都市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的一小步。据市经信委介绍,近几年来,我市重点对电力、钢铁、水泥、焦炭等7个高耗能行业576户企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实施了淘汰和关闭,整体淘汰关闭烟花爆竹行业和全面退出采煤行业,全面完成我市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从源头上控制结构性污染,成都市
推进节能项目
经省统计局初步核算,2012年我市全社会能源消费量为4442.2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2%,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8.94亿元,同比增长13%,能耗增速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5.8个百分点;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60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7.2%,高于年度节能目标任务3.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02个百分点。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有效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近几年来,专门安排节能专项资金,引导鼓励企业开展以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为重点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等节能项目建设。“组织实施160余个,实现节能量约114万吨标煤。”
我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从2005年的1.01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2年的0.601吨标准煤/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005年的1.89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2年的0.979吨标准煤/万元。能源利用水平位居全省第一,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处于较领先水平。
淘汰落后产能
对于落后的产能,我市则加大了清理淘汰力度。来自市经信委的消息,“十一五”期间,我市先后关闭了6户钢铁厂,取缔10户小型轧钢厂,淘汰70吨的平炉4座、10吨电炉15座等,全市钢铁企业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已基本淘汰完毕。
关闭落后小水泥生产企业。对市域内44户小水泥生产企业予以全部关闭,直接淘汰落后水泥产能937.5万吨,节约标煤90.6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9562吨。
关闭落后火电产能。结合污染企业限期治理要求,先后关闭彭西火电厂、成都热电厂、华能成都电厂等火电厂,淘汰落后火电产能49.65万千瓦。尤其是对位于成都中心城区的嘉陵电厂实施了整体关停,实现淘汰落后产能35.9万千瓦,减排二氧化硫1.2万吨,减排COD25吨,彻底消除中心城区最大的大气污染源。
整体退出采煤行业和烟花爆竹行业。关闭煤矿矿井383对,淘汰产能570万吨,关闭14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整体退出了采煤行业和烟花爆竹行业。同时关闭小石灰窑108户,年节能102.27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硫818.41吨。
调整工业布局
在关闭高能耗、高污染产能的同时,对我市的工业结构也进行了合理调整。如用5年时间,对东郊160户工业企业全部调迁,节约能源约105.19万吨标煤,回收利用工业废渣总量约为970万吨,城区可减少水污染物排放1335.61万吨、烟尘1975吨、二氧化硫1882吨;扣除搬迁后排污量,排污总量减少45%以上。成都的工业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大为改善,城市形象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我市正积极推进全市55户印染企业调迁关闭工作,力争2015年底前实现全市印染行业整体退出目标;开展了对园区外工业企业全面调查清理,共锁定基数1.2万户,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变过去的分散治污为集中治污,并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循环利用、综合利用,促进工业企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
支持环保产业
除上述措施,我市还编制完成《成都市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金堂淮口规划30平方公里,以节能环保设备制造、节能环保产品制造、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服务与节能环保研究开发为重点,打造“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的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
据悉,2012年,成都市节能环保规模以上企业超过500家,其中节能环保制造企业150多家,环保从业人员约3万余人,年总产值达260亿元,约占全国的1.5%。“十一五”期间,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20%以上,部分领域已实现西部第一,全国一流。
“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也必不可少。”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组织127户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合同能源管理培训,推荐循环经济典型案例7个。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