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启动纠结数十万亿市场待解
土壤修复的市场有多大?
“一旦市场打开将会非常巨大,远远超过大气和水,几十万亿元才能解决土壤的问题。”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对土壤修复市场估算称。
但现在,土壤修复市场远未打开。根据环保部、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即将完成并公布的全国第四次环保产业调查结果显示,在环境服务业领域的8千多家企业中,截止2011年底,涉及土壤治理的生态修复企业仅仅占3.7%。
同时,在立法规划层面,已经启动两年多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至今没有出台,目前还纠结于立“保护法”还是“防治法”的层面;而作为和“大气十条”并列的三大治理行动计划之一的土壤行动计划,将会在“水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最后一个出台,目前还在编制成稿过程,距离公布尚远;不仅如此,早在2010年就已结束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至今没有公布结果,土地污染数据已经成为“国家秘密”。
而在治理层面,一位土壤修复治理龙头企业的高层告诉经济观察报,它们每天都会接待来自各地的官员,但能落地的项目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成型的商业模式,而且地方政府要么没有修复的动力,要么只有土地置换的冲动,土壤修复市场俨然成为一场“谁出钱治理”的博弈游戏。
前景很美丽,现实却很骨感。目前土壤修复市场还在出发点,这个环保行业最大的市场,还在等待的真正启动。
“法”的争议
在日前举行的“2013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透露,环保部、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的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调查已基本结束,目前正在编制公报和数据的会审,初步的调查结果是,中国环保产业的从业机构约为2.4万家,上市公司约400家,年营业收入约3万亿。
“根据第四次环保产业调查,环保产品方面,主要集中在水和大气的污染防治上,占到80%的市场份额,对比土壤生态修复,在环境服务业领域的8千多家企业中,土壤生态修复企业仅仅占3.7%,由于很多的规划、要求即将出台,市场需求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熊跃辉表示。
庄国泰也向经济观察报透露,“《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行动计划》目前在编制成稿,还没有上报,大气行动计划"大气十条"已经发布,下一步将是"水十条",最后是土壤。”
庄国泰还透露了土壤行动计划的五个重点规划方向,主要包括耕地和土壤的环境保护、土壤污染源的源头控制、被污染地块的风险管控、试点示范以及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和监测体系建立等。
“像被污染地块的风险管控方面,现在耕地有些地方受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因为食品安全正式发布还需要等相关方面批准才能发布,耕地的污染面积不是几亩来算的,都是上千万亩的数量级。”庄国泰表示,“我国对土壤的监管还比较少,未来几年的重点主要是做试点示范,现在初步设计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工业污染场地,由于不同的污染物,不同的地理条件修复的技术也不同,要建立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但现在都还没有建立,在编制规划的时候,很多都是拍脑袋,因为不同的技术路线治理投入预算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试点示范来建立这套修复的标准和技术规范;第二是耕地的修复,主要是重金属污染如何治理;第三是区域性的修复,区域修复不单单是技术的问题。”
除了行动计划,立法方面,也备受掣肘。“到2017年都是做基础的阶段,现在全国人大已经明确,本届人大要立《土壤污染防治法》,这个立法实际上在两年前就开始了,现在研究、条例都已经写出来了,但对土壤立法仍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应该立《土壤污染防治法》,一个是认为应该立《土壤环境保护法》”庄国泰表示。
庄国泰希望是《土壤环境保护法》。在他看来,实施保护、风险管控和治理的费用的比例基本为1:10:100,这意味着,保护投入1元,到风险管控就要10元到治理就是100元。从国家现有的监管能力来看,土壤防治比空气和水更难更复杂,如果能够先设立保护性的监测措施,可能会更好一些。
此外,早在2006年启动2010年结束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至今没有公布结果,这些土地污染普查数据花费了10亿元。“像行动计划,是要到2017年才能完成基础性工作,我相信其间会有过渡的方法,但对于土壤修复企业来讲,政策机制的支撑才是最重要的。”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商业模式争议
除政策方面外,作为修复市场主角之一的土壤修复公司对于市场的启动,也有不同的视角和看法。
一位土壤修复龙头企业的高层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我们每天都会接待来自各地的官员,但能落地的项目却寥寥无几,主要是没有一种商业模式能赚钱,而且地方政府对于土地修复的资金,要么算不清账,要么没有资金,很多地方政府没有修复的动力,有的,也只有进行土地置换的冲动。”
土壤修复市场俨然成为一场“谁出钱治理”的博弈游戏。对此,文一波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比如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事件,就是和地方政府的出资博弈,到现在没有一个结果,其主要原因就是账算不清。”
“虽然土壤修复的市场空间巨大,但是在政策和商业模式上还没有解决,现在的主流商业模式主要是土地置换和房地产结合,但在这种模式里面,地方政府的手伸得太长。”文一波表示,“能开展这种模式的,都是房价高的城市,像二三线城市,房价每平米只能卖三四千元,做不来,只有一线城市土地开发价值大,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可以。”
所谓土地置换和房地产结合的模式,就是一块被污染的土地,在土地修复完以后可以变性为开发用地,通过土地升值来抵扣修复的资金。假设修复花了两亿元,招拍挂之后相比此前售地多出三亿元,这样就可以拿出两亿用于修复的成本,就是说,这种模式的前提是要开发之后的增值要大于等于修复的成本。
但这种模式在一线城市展开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现在由于规范和标准制定不够严格,而且执行也不严格,就导致了在实际展开过程中变了样。”上述土壤修复龙头企业高层表示,“比如需要置换1000方,但修复企业只置换200方就走了,你能说它没治理吗?还有一种,就是把污染的土运走,就了事了。”
目前,有省份通过发行地方债的融资模式来进行土壤修复,但文一波表示,这种模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谓债,就是要还的,而且现在很多用于土壤修复的地方债发行后都被用于了其他方面。”
而在文一波看来,所有的争议和博弈都基于资金的缺乏。“对于土壤修复,中央想出30%-40%,让地方出60%-70%,但地方希望中央出60%到70%,地方出30%到40%,事实上,地方政府连30%-40%都不出,中央出60%-70%就够了,把盘子做大一点,就刚好够了。”上述土壤修复龙头企业高层表示。
该企业高层人士还表示,“我们现在签了很多框架协议,农村面临的污染,在技术上没问题,比如重金属超标,可能经过三五年,就可以把土地变成正常,但是农民不干,你让它三五年不种地,就等于失去了生活成本的来源,地方政府也不愿意出这个钱。”
对此,庄国泰也表示,“中国土壤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是南方地区,尤其是西南,在治理的过程当中要让农民有经济收入,还可以达到治理的目的,这比较难。”他认为,现在制约整个土壤污染治理的问题,主要是机制、法律责任和地理问题三个方面。
“与大气和水相比,土壤的源还未完全控制住,"十一五"期间做了一个土壤调查,跟"七五"相比,土壤铬超标增长了25%,如果不抓紧控制和治理,到2050年,可能会超标非常严重。”庄国泰表示。
“土壤修复市场短时间内做大不太现实,但对于企业来讲,技术和业务布局可以启动,政策探讨也应该广泛展开。”文一波建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