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京津冀联合治霾从何处着手?

更新时间:2013-12-16 09:09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阅读:868 网友评论0

各区域做好自身的减排工作是联防联控的基础,之后再考虑进一步的区域产业协作,也就是如何调整区域内产业结构,如何进行区域内整体的功能区布局,进一步联合防控大气污染。要将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产业布局,高能耗的第二产业应注意避让超大城市的主流风场。

和谁对话?

王跃思,1961年生于北京。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发表期刊论文300余篇,发明专利10项,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 “大气灰霾溯源”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攻方向为大气霾污染化学。

为什么对话?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其中提出2013 年底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建立健全区域、省、市联动的应急响应体系,实行联防联控。那么,京津冀在联防联控方面存在哪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如何使京津冀地区的联防联控形成长效机制?我们特邀请专家进行对话。

对话人 王跃思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CERN大气分中心主任

点击一

焦点关注 京津冀联防联控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关键思路 嵌套式结构、发展不均衡、优势联动资源和客观压力比较少

记者:相比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物有何区域特征?其联防联控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跃思: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物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首先,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偏重,主要以煤炭为主,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偏多,这就使得京津冀地区的颗粒物污染比较严重。

其次,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成分比较复杂。京津冀地区有二氧化硫污染,这种污染就跟1952年伦敦烟雾的化学成分是一样的;另外还存在有机氮氧化物,跟美国洛杉矶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光化学烟雾中检测出来的物质是相同的。除此之外,京津冀大气PM2.5中还叠加了中国特色的沙尘气溶胶。

第三,京津冀地区的污染物来源比较复杂。根据2011年的解析结果,京津冀区域PM2.5来源解析中,燃煤占34%、机动车占16%,二者相加为50%;其余50%来源于工业、外来输送、扬尘、餐饮和其他。

第四,污染物极易叠加。京津冀地区进入秋冬季节,遇到风速小、湿度大、无降水的天气条件,污染物极易积累叠加。尤其是偏南弱风时,区域污染物向京津冀山前平原地区输送显著,局地叠加强烈。白天高浓度气态二氧化硫气团向北京地区输送,夜晚在高湿空气环境中快速转为高浓度硫酸盐颗粒,一夜之间对视觉冲击力极强的重霾污染形成了。油气挥发和汽车排放的有机物在较强的酸性介质下转为大量有机硫酸酯和硝酸酯,并伴随无机氨和有机胺类物质,空气中弥漫着特殊的臭味。所以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来说,京津冀山前地区的污染物更不容易扩散。

京津冀联防联控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首先,相比于长三角地区来说,京津冀地区是嵌套式的结构,辐射范围很大,导致联合难度很大。

其次,京津冀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这就使得协作和联合上存在一定难度。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属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均衡化,利益比较容易协调,所以联合难度较小。

第三,相比于珠三角来说,北京的优势联动资源和外界压力比较少。珠三角与香港毗邻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珠三角有独特的联动资源。广东省人民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于2000年成立了粤港持续发展与环保合作小组,之后广东省环保厅与香港环境总署不断联合发布报告,2012年发布了《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2011年监测结果报告》。加之香港属于发达地区,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对于珠三角地区来说,动力和压力比较大。京津冀地区缺少这样的联动资源和客观压力,所以进程相对缓慢。

点击二

焦点关注 如何开展京津冀地区联合治霾

关键思路 小规模联防联控,各地积极加强监管,企业要积极行动,公众要提高环境意识,推动清洁能源使用和新能源开发

记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京津冀晋蒙鲁6省(市、区)曾实施联防联控,大气质量创下近10年来最好,但在之后几年,区域联防联控未能延续下来。请问,现在开展京津冀联合治霾,有哪些机遇?主要存在哪些困难?如何克服?

王跃思:目前来看,主要有以下3方面机遇。首先,中央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和细则,对联防联控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其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公众已经深刻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改善大气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最后,从科研方面来看,科学家最近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有很多成熟的基础性研究。这些都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开展创造了很好的政策和理论环境。

困难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首先,建立一个综合的联防联控机构难度非常大,而且庞大的机构不容易运转。由于各行政区划具体的利益不同,很难大范围地进行协调。其次,各地政府的决心不够。联防联控的口号提出很多年,但大多是运动式的治理模式,缺乏长远的治理规划,只是一些短期的、浅层次的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规划和治理。第三,企业的自主环境意识不强。我国目前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主要从减少环保资金这部分下手,经常存在偷排的情况。第四,公众的环境意识弱,公共责任心不强。我国公众尤其是城市居民近年来环境意识越来越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环境主人翁意识仍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5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各地方领导要下决心,各相关部门要真正行动起来,积极落实环境法规和政策。针对污染现状,制定长远规划,分步、有效实施。第二,由于京津冀区域是嵌套式的,可以先从京津冀开始,进行小规模的联防联控,运营走上正轨之后,再将山东、河南和山西等省份加入进来。第三,环保部门要加强监管,严格按照环境标准来要求。要控制工业燃煤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同时高度关注柴油车排放和油品质量。第四,企业要主动执行国家标准,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要转变思维,发挥标杆作用。第五,应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公众要督促政府做好环保工作,监督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形成一种强大的倒逼机制。

各区域做好自身的减排工作是联防联控的基础,之后再考虑进一步的区域产业协作,也就是如何调整区域内产业结构,如何进行区域内整体的功能区布局,进一步联合防控大气污染。

记者:现在京津冀很多城市都强调要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动能源利用清洁化。但是,由于气源问题及资金问题,一味地煤改气又不太现实。您认为出路在哪里?

王跃思:由于我们缺少气源,所以一味地煤改气出路不大。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煤炭可以作为燃料,但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做好煤炭脱硫、脱硝、除尘,推动清洁煤的使用。二是尽量在产煤区建立发电厂等工厂,避免煤炭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费。其次,要加快新能源尤其是核能的开发利用。能源问题是根本问题,能源问题解决好,污染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好。由于太阳能与风能、水能都有限,而核能有巨大的潜力,关键在于技术研究和应用。

点击三

焦点关注 现阶段京津冀联防联控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关键思路 完善组织机构,保证资金来源渠道,健全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

记者:京津冀地区要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会涉及很多内容,如设立组织机构,建立协调机制、重大项目会商制度、区域补偿与激励机制等。请问,现阶段应从哪些方面先入手?

王跃思:我认为组织机构的建立比较重要。组织机构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小组,二是专家组。

由科学家组成的专家组可以出具一份报告,这份报告主要由专家组的4个小组联合完成。第一个小组主要研究源头问题,哪里污染严重,哪里污染轻微,污染源主要是什么,污染物主要在哪里;第二个小组主要论证如何可以使大气质量达标,如降低哪些污染物的排放;第三个小组论证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是否合理,如何健全补偿和激励机制;第四个小组研究具体的政策。这样一份研究报告出具之后,就可以交给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进行决策,然后交付执行组织。

建立机构关键在于两点:首先,组织要有真正的权力和资金来源,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的良性运转和政策的执行,否则组织就相当于空壳。其次,要成立一个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理和监督。可以成立一个包括科学家、记者、老百姓在内的第三方机构,对政策的执行进行监督,也可以参与报告的论证过程,但关键是对执行效果的评估。

记者:财政部宣布中央财政将安排50亿元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资金投入在污染治理中非常重要。除了中央资金,是否还有其他的资金渠道?

王跃思:我认为环保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首先,依靠各个省级行政机构共同分担。GDP可以代表当地的发展水平,代表一个地区能耗和资源的占用率。并且环境污染就是GDP增长过快造成的,只要发展过快,就应该按照GDP的比例拿出相应的资金治理环境污染,比如可以先抽出GDP的1%,将这部分资金用于环保基础科学的研究。

其次,违规和违法企业罚款要进入环境污染治理资金。如对工业企业进行检查,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技术指导下进行脱硫脱硝除尘,把工厂的排放量削减到合理的程度。如果发现企业偷排污染物的现象,第一次进行高额罚款,第二次继续提高罚款额度,第三次关停企业。

记者:京津冀三地专门召开了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协调会,各地相继发布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未来各方将加强PM2.5监测预警的互通和信息共享。请问,京津冀之间应如何健全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

王跃思:从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来说,首先我们的监测网已经非常健全,只要模型建立起来,根据天气预报,经验性预警体系基本上可以建立。

应急体系的建立,可以按照国外的标准,PM2.5超过150微克/立方米或者250微克/立方米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中小学停课、工厂停工等。前不久,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将空气重污染分为4个预警级别,依次为预警四级、预警三级、预警二级、预警一级,分别用蓝、黄、橙、红颜色标示。规定当启动预警一级时,将实施停产、停工、停放、停烧、停车、停课和冲洗道路等“六停一冲”措施。

从科学技术上来说,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的建立不存在困难,但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体系运转问题,政策一旦出台,就要严格遵照执行。其次是环保部门与气象部门的联合问题。环保、气象两大部门,应加强协作,联合起来做好这件事。

记者:由于我国行政区划不同,各地的经济发展和利益诉求不同,要使区域协作形成长效机制,最关键的是什么?

王跃思:从组织方面来说,中央可以牵头,不妨成立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委员会,将这一区域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特区”。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及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霾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机制的研究、建立及运作。将京津冀地区的业务负责人召集在一起,成立独立于各行政区划的第三方监理监督机构,统领京津冀地区的污染治理。这个组织应是独立的,不受地方干涉,受中央的直接领导。

从市场方面来看,首先政府要适当放开市场准入机制,利用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如果民营企业在环保方面做得好,就应该适当地允许其进入能源等重要领域。其次,政府要注意对中小企业的引导,集中进行生产和排污方面的技术指导。对于环保优先的企业,税收方面要有政策性的优惠待遇。

在产业布局方面,由于偏南风容易导致京津冀地区高污染,应将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产业布局,将高能耗的第二产业转移到沿海地区或京津冀以北和以西的高海拔地区,但要注意避让超大城市的主流风场。产业的重新布局,要从建设开始就必须遵从环保优先的原则,争取在园区将污染彻底解决,不向周边扩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京津冀联合治霾从何处着手?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