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肆虐 推广清洁能源是“上上策”
近期,雾霾天气持续侵袭大半个中国。
“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汽油、柴油等的使用,是产生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源头。因此,减少尾气排放、降低PM2.5的关键是从源头进行治理和控制。”在日前召开的2013中国(山东)石油、新能源贸易与投融资论坛暨山东省工商联合会石油与清洁燃料业商会年会上,与会专家一致呼吁,政府应提高能源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企业通过科技手段发展清洁能源,特别应当在推广清洁燃料添加剂上多做文章。
PM2.5的两大“祸源”
来自济南市环境监测部门的检测数据显示,济南市空气污染物中76.8%的一氧化碳、69.4%的碳氢化合物和40.8%的氮氧化物都来自机动车尾气。总体来看,机动车尾气对PM2.5的“贡献率”达到21.5%,是首要“贡献”污染源。
“机动车燃料由于品质相对较差,难以达到清洁、高效的利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山东星火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成如表示,目前我国推行的油品质量标准较为滞后,导致用车污染排放增加,同时,也制约了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提高。如果机动车排放标准每提升一个级别,机动车单车排放就能减少30%到50%。
山东省环保部门曾做过一项测算:山东省的汽车如果全部改用国四或者品质更高的低碳汽油,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52万吨,节油76.85万吨,相当于减少153.7万吨标准煤的污染排放。按济南黄台电厂日燃煤一万吨的生产量计算,这几乎接近济南黄台电厂半年的燃煤排污量。
参加会议的山东省科学院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吕兆毅以北京为例说,据该市环境监测部门统计,在PM2.5来源中,机动车占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说明除了燃油之外,燃煤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一大“祸源”。
“从全国来看,我国的能源消费总体格局仍然以燃煤为主,去年的煤炭消费总量高达40亿吨,4100家大型排污企业占到全国工业废气的65%,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吕兆毅表示。
科技支撑
“现有的雾霾防治措施确实不少,但真正切实可行的并不多,而推广清洁能源是‘上上策’。”吕兆毅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和机动车限行限购等方法,有的耗时较长,有的只能起一时的作用,都不是长久之道。在燃气紧张、新能源仍不成气候的情况下,必须打破常规思维,以科技手段深挖现有能源的潜力,打造PM2.5的“克星”。他认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研制和推广高效燃料添加剂,提高汽油和煤炭的燃烧效率,减少PM2.5的排放。
实际上,清洁能源的潜力的确非常大。以张成如近年来领衔推出的一系列清洁燃料添加剂专利技术为例,其中一种汽油清净剂可使汽车尾气排放降低20%到60%;一种柴油添加剂可降低尾气排放40%;一种燃煤添加剂则能使燃烧火焰温度提高160度以上,燃煤效率提高12%以上,降低炉渣含碳量16%以上,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15%至60%,节煤率15%至25%。
尽管部分成果已实现产业化,但张成如也坦言,企业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要从源头防控和降低PM2.5,必须还要依靠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他建议,政府强制加大整个社会清洁能源的使用力度,不但要强制所有车辆全部使用清洁燃油,还要进一步提高煤炭的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并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来降低清洁能源高成本带来的影响。
吕兆毅则呼吁,国家应将清洁燃油燃煤添加剂作为雾霾防治的应急对策,立即大规模推广使用。同时建议省政府应急拨付资金,支持相关学术带头人创办防治雾霾研究中心。
对此,出席会议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强表示,从全国来看,山东专家和企业倡导的通过科技支撑防控PM2.5的思路比较“新鲜”和可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信息,他将把这些建议向相关部门进行反映,希望能对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有所补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