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划定白马湖生态环境保护“识别区”
近年来,淮安市按照《白马湖地区空间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在白马湖周边划定了32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保护“识别区”--即生态控制红线,并严格保护,从严管理,湖区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白马湖是淮安的“母亲湖”,是这个市重要的湖泊水体资源,它不仅产有鲜美的水产品,有着鸟语花香的环境,而且有着古老的文化和许多美丽的传说。为了保护好这片“母亲湖”,该市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组建了一套组织班子。成立了白马湖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由市长直接挂帅,成立了市政府直属正处级单位淮安市白马湖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建立了一支精干队伍。整合了环保、水利、农委等部门资源,实行公开选拔,在白马湖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内组建了淮安市白马湖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垂直组建了3个县(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出台了一本管理规范。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法》、《渔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白马湖渔业管理办法》、《白马湖控制区管理规定》、《加强白马湖规划控制区管理的通告》。制订了一系列规划方案。《淮安市白马湖退圩(围)还湖专项规划》经省政府批复同意并组织实施,《白马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施方案》、《白马湖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经市政府批复实施,运用国际招标方式编制完成了《白马湖地区空间发展总体规划》,相继出台了湿地保护、水利调整、生态景观、高效农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白马湖生态保护规划方案体系初步形成,规划编制总投入已达2000万元。目前,重点工程顺利实施。39项重点工程,计划总投入38.34亿元,目前已完成工程量18亿元,实际支出9.7亿元,有序推进了退渔还湖、圩埂平毁、湖面清杂、环湖公路建设、大堤生态绿化、尾水生态截流改道和专业渔民上岸社会保障等10多项生态修复工程,构筑了白马湖保护性开发的硬件基础。
经过不懈努力,目前白马湖湖区蓄水面积已达87平方公里、排涝调蓄净增库容6026万立方米、防洪调蓄净增库容5436万立方米,分别比2010年增加1倍、3倍和1.6倍,已退养湖面水质总磷、总氮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余指标均稳定保持在Ⅲ类水标准,让白马湖重现了千顷碧波。据悉,淮安市白马湖近日在代表江苏省参加国家财政部、环保部组织的“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竞争立项”答辩活动中,成功入围前15名国家重点支持湖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