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和冠禽畜养殖污染一体化综合治理研发纪实
湖南和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湖南和冠”)研发团队,十几年如一日,与恶臭污染“纠缠”,终于构建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针对畜禽养殖、屠宰污水及废弃物、生活污水、河流污染及城镇污水的一站式一体化生物治理成套工艺及方案。
目前,团队已在上海、浙江、湖南、山西、海南、云南等省市开展了有关污水、废弃物综合治理工程,将他们的系列创新研究成果,由实验室推向生产第一线。人们见证其治污奇迹的同时,更为其独特的生物治污、增值治污模式而赞叹。业界人士一致认为:湖南和冠的创新实践,不仅为我国大规模治理养殖污水,提供了科技支撑,亦为发展新型环保产业,拓宽了广阔的空间。
扎根巴陵拔除养殖污染“钉子户”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地处洞庭湖畔,名楼名水兼得的岳阳县,在积极招商引资,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环境与发展不和谐的尴尬。
2000年,当地最大的朱仑水库附近,修建起了一个年出栏可达近2万头猪的养猪场。几年下来,曾经的风景美地,让当地百姓水旱无忧的母亲湖,变成了臭烘烘的“猪粪池”:一到枯水季节,库床淤塞着粪渣,水体呈墨绿色。碧波不见了,水鸟不来了,村民掬水畅饮的场景也消失了。更可怕的是,水库灌溉沿线的10多个村,癌症、血管病、皮肤病,怪病频发。
养殖污染,主要来自畜禽产生的粪便、圈栏冲洗、淋洗等流程,其水量大、排水不均、浓度高、杂质和悬浮物多、可生化性强。是含有较高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排放量(BOD)的富营养水。
国内诸多畜禽养殖场,或是投入大资金治污,效果颇微;或是治理后能达排放标准,却因过多使用化学絮凝剂等,造成“污染转移”,形成更难处理的二次污染。此外,部分废水处理设施,运行费用过高,难以持续,也导致设施成为了摆设。
针对朱仑猪场的具体情况,湖南和冠首创和建立了“禽畜养殖污染一体化综合治理”工艺流程,利用其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工程菌群团,个性化对症畜禽养殖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彻底治理了污染顽疾,达到了国际最高“三零”(零排放、零填埋、零增长)环保标准要求。
测量数据显示,治理后出水水质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原《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的4倍,也高于最新修订的污水排放标准。他们采用自主研发的工程菌和生物絮凝剂等全生物处理法,彻底杜绝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此外,设备运行费用,较其他治理模式大为降低,仅用电一项,就可节省80%。
这还是一种“边治理边挣钱”的增值治污模式。湖南和冠利用其“化腐朽为神奇”的创新工艺,仅7天,就可将自然发酵需半年到一年周期,还不能完全发酵的固体废弃物,完全发酵,并转化为高档生物活性有机肥,不但比国际上目前发酵制肥工艺流程的极限值,缩短了1倍以上,还达到了我国农业行业NY525-2012的高品质生物肥标准,是农田水稻,尤其是高端农作物的最佳生态肥料。岳阳县早、晚稻实验田试验结果显示:肥料能有效助力稻谷增产和提质。早稻每亩用生物有机肥120公斤,土壤pH值由原来的5.6提高至6.5,重金属镉含量从0.034下降到0.02。
和冠生物肥很快成了远近农村的抢手货。
号脉阳泉收掇屠宰污染“烂尾楼”
“我就是赌了一把。”回忆最初引进湖南和冠生物治污技术治理当地屠宰污染,平定县长任晓华简单的用了一个“赌”字。
多年前,在湖南省商务厅挂职锻炼的他,一次调研考察中,见识了湖南和冠当时并未完全成熟的治污处理技术,印象深刻。履职山西省“养殖大市”阳泉市平定县的县长后,当地一家屠宰场的烂尾工程摆在了他面前。这是山西平定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的屠宰场。因其位于水源地上方,对屠宰排污的要求,十分严格。建场四年多来,污水排放始终达不了标,也就成了名符其实的烂尾楼工程,无法开工运营。
任晓华想到了湖南和冠,向他们提出日处理1000吨屠宰污水,达到《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国家地表三类水标准的要求。
处理如此高难度污水,还要使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水的饮用水标准,湖南和冠研发团队颇感这个挑战难度极高。此外,微生物“菌团”在北方省份冬季“极寒”的极端气候下,是否活性下降,强力治污的能力是否失效,都是未知数。
然而,这个项目还是让团队很兴奋,除了煤炭资源,山西可谓是资源贫乏的省份,水资源尤其匮乏。如果团队能成功治理该项目,对我国北方缺水和生态脆弱地区的屠宰和养殖废弃物处理,将是良好的样板工程,大大减少相关企业和地方环保治理成本,带动相关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推动“和冠模式”成果在全国范围的推广。
为此,湖南和冠签下了出水水质不达三类水标准,就分文不取的协议。
屠宰污水及废弃物,主要来自于畜禽在屠宰前的静养期间,所产生的粪便、肠胃内容物、圈栏冲洗、淋洗、屠宰及其他厂房地坪冲洗、烫毛、剖解、副食加工、洗油等流程。
目前,该类污水处理主要采用自然沉降后菌种辅助降解、利用酸分解法化学降解等。与养殖污染的治理一样,这些方法亦或治污效果差,亦或造成更难治理的“污染转移”。
极寒气候带来的首要问题是结冰。团队自主研发成功独特的静态气液混合系统,可确保污水为“活水”,使处理池内充足溶氧,迅速降解污水中的氨氮、COD和BOD,实现污水的连续发酵和不间断处理。在此前提下,团队连续为屠宰场开出了“个性化处方”,成功兑现了他们写下的“军令状”。
恶臭黏稠的屠宰污水,变成了国标三类水,人们的喜悦难以言述。这个“烂尾”的屠宰场工程,终于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完美结合,正式开张运营。这也成为了平定县的一张环保科技名片,吸引着诸多来该县调研考察人员的驻足。“震撼”,是大家的最大感受。
现在,湖南和冠肩负起了将阳泉打造为“山西污水治理一体化方案示范地”的重任。下一阶段,他们将在阳泉建设日处理12万吨城镇化污水处理场,和“生物固体废弃物一体化处理中心”,承担传统污水处理场的升级改造。
鏖战“浦江”原位根治市区“老大难”
2013年初,黄浦江松花江段水域大量死猪漂浮事件,让禽畜尸体污染现状,生动而苦涩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其实,这一“触目惊心”的上海场景,对于禽畜养殖业的动物正常死亡尸体数而言,仅仅是“冰山一角”。
根据《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到2015年,我国畜禽养殖总量将达到14亿头(猪当量)。按畜禽养殖过程中生猪正常死亡率8%—10%来算,每年将产生6000—7000万的死猪尸体,对环境污染的挑战极为严峻。
长江地区江浙一带,为我国生猪密养区,动物正常死亡与非正常死亡所产生的污染,对当地密集的水网,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现今,当地臭烘烘、黑乎乎的市区景观水,已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当地政府纷纷制定法令,投入巨额资金,来治理这个“老大难”。
城市污染河流治理及修复技术,通常采用定期“清淤”等异位修复模式,不仅费用昂贵,污染残留、漏失,破坏原水体底部生态等缺点颇多。这使得“原位修复模式”,逐步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
在调研湖南和冠对养殖和屠宰污水及废弃物的完美处理案例后,当地政府也开始尝试和启用这种全新的“原位生态修复”治污模式。
目前,研发团队正在实施上海市奉贤、嘉善区的河道示范工程,进行生猪养殖污水及废弃物一体化综合治理,今年“五一”前,项目有望竣工。如果示范工程成功,湖南和冠将担当起同时治理该市88条河道污染的重任。对“和冠模式”治污,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充满期待,具体联系运作的水务局局长陈凯和他的同事,更是全力以赴,不敢丝毫懈怠,这是当地天大的民生科技工程。
同样有着迫切需求的,还有华中重镇的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素有千湖之城的美誉。可近年来,污染严重的湖水,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也挑战着城市的形象。大力度治理湖水污染的武汉市,闻讯接洽了湖南和冠。在查看了当地的水面情况后,研发团队选择了水质最差的南湖,拟三个月内,完成7000平方米的示范工程。当地政府表示,示范工程成功后,将与湖南和冠展开治理该市湖泊的全方位合作。
“和冠模式”在王涛带领的研发团队手中,已凤凰涅槃,打造了畜禽养殖污水及废弃物治理、活性生物有机肥生产和高效循环农业的大循环产业链。
下一步,王涛团队的目标:挑战云南滇池的大面积重度污染工程。为此,研发团队早已深入滇池污水及废弃物治理的第一线,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业界专家认为:“和冠模式”采用的原创性技术成果,以及因地制宜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在云南滇池此类富营养水源污染顽疾区域,将大显身手。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