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宿州环境“大扫除”成效初显

更新时间:2014-02-24 08:30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阅读:624 网友评论0

因淮河、长江穿境而过,把安徽自然分成皖南、皖北等区域。到过安徽的朋友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皖南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而皖北则与皖南形成了极大地反差。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几乎难以逆转的影响。皖北当地流传的打油诗:“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则把当地的环境面貌诠释得淋漓尽致。

皖北环境状况亟待解决,已刻不容缓。对改变皖北城乡面貌,中央和省领导高度关注,群众也深切期盼。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对宿州环境整治工作曾做出重要批示。这既是动力也是压力,更是鞭策。安徽省主要领导下定决心,要下大力气改变这一多年不变的现状。

在2013年11月1日召开的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推进会上,安徽省委、省政府把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作为美好安徽建设的重要任务,特别就以“三线三边”为突破口开展综合治理,作出了动员部署和周密安排。全省上下迅速行动,吹响了全面推进的集结号。

在全省上下迅速行动的过程中,地处安徽省最北部,与江苏、山东、河南三省接壤的宿州市,积极响应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快速反应,取得了环境面貌的巨大改变。“天蓝水清、地洁村美”的整治目标也基本达成。

2月18日至21日,由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等中央驻皖媒体,及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和中安在线等省直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奔赴宿州,实地走访了宿州市所辖的四县一区及两个经济园区“三线三边”和环境整治情况。当地环境面貌的巨大改变,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4天的实地走访中,记者听到村民说得最多的就是“环境干净了,日子过得舒心多了。”

大家齐动手干干净净新大年

2月19日上午,记者一行前往埇桥区蕲县镇走访。刚到邱园村村口,整洁、干净的村容村貌确实给了记者不小的触动。一排排洁白干净的二层楼房,笔直宽阔的马路,以及马路两边整齐的路灯,彻底改变了记者对皖北农村的以往记忆。

村民戚丽告诉记者,她是2013年9月份搬到村里住的,以往村里到处都是塑料袋、饮料盒,只要刮点大风,树枝上、墙头上都挂满了,到处刮。“春节前领导干部带头清理垃圾,大家一起动手,几天的时间村里环境就彻底变了样。村里环境干净了,来串门拜年的亲戚都羡慕我们这环境好。”

在采访中,一位村民和记者聊起了春节前村里发生的一件趣事。原来,年前务工人员返乡,村里的一个姑娘回家过年,就因为原来堆放在家门口的“家庭标记”——柴禾垛被集中到村后统一堆放,自己转了几圈愣是没找到家门,最后还是问了村里的邻居才回到了家。“找不到家门的人越多,就证明我们垃圾清理得越干净。”该村民半开玩笑的说。

在蕲县镇邱园村,蕲县镇镇委书记张鑫告诉记者,现在这个样子以前根本想不到。以前看见垃圾到处飞很头疼,但是长期积累的生活习惯一时半会也很难改变。省里明确了任务,大家也找到了工作的方向。“宿州市提出‘大干40天,干干净净过大年’的号召后,大家一起动手,几乎全家上阵,短短几天的时间,整个环境完全变了样。”

环境大变样垃圾不再到处飞

2月19日下午两点多,记者到达宿马产业园黄树秦村时,村口的篮球场上正在进行一场篮球比赛,参赛的队员上到60多岁的老大爷,下到十几岁的小伙子,虽技术有些蹩脚,但都打得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场上的裁判也是有模有样。

记者与在一旁观看比赛的村民周大姐聊天后得知,以前球场周边有不少塑料袋、秸秆等垃圾,前段时间统一清扫过,现在基本上没有了。“以前不怎么经常打球,因为每次打球前都要把整个球场扫一遍,比较费劲,没人愿意干。现在好了,一个星期不打也不用扫,想打的时候随时喊人就可以打。”中途下场休息的一位村民高兴地说。

2月20日上午9点多,在泗县瓦坊乡王集阳光社区,十几位老人带着小孩子在广场上聊天。阳光社区包村干部秦之宝告诉记者,在环境整治前,广场上的瓜子壳、装零食的塑料袋特别多,厚的地方能有一寸厚,都是村民晚上聊天时吃零食留下的。说话间他伸出两个手指给记者比划着,从他的手指间记者基本想象到了当时的境况。

在阳光社区采访时,记者留心观察到了一个细节:一位村民看到记者在广场上采访,就站在路边驻足观看。不一会,一根烟抽完了,他把烟头放在地上踩灭,又捡起烟头丢到了离自己几米远的垃圾桶里,然后又回到了原来站着的位置。

经交谈得知,该位村民姓张,就住在阳光社区。他告诉记者,现在村民的环保意识已经提高多了,谁要是抽完烟随地扔都会感到不好意思,更别说别的垃圾。如果看到有垃圾,现在基本都会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只有这样环境才能干净,靠一两个人是没有用的。“虽然还有个别老人随手扔垃圾,但长年的习惯不可能很快就能改掉,慢慢会好的。”该村民表示。

去年12月份,瓦坊乡利用农业水利项目资金,整修了3公里长的学田沟灌溉渠,并经得大部分村民同意,把柴草垛统一堆放到村后的一块空地上。秦之宝告诉记者,等到开春转暖后,还会对遗留在水里的垃圾进行清理,要彻底改变以前臭水沟的面貌。“只要村民观念转变了,垃圾清理彻底了,以后就再也不会出现刮风垃圾到处飞的情况。”

垃圾有出路环境经济齐受益

垃圾清理干净了,环境美化了,但清理出的垃圾如找不到出路,仍然会回到环境中。针对这一根本问题,宿州市提前谋划,找出了一条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2月19上午召开的宿州市“三线三边”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透露,从2014年起,宿州全市将新建3至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正在紧张地洽谈阶段,预计3月份将有一部分项目签约,上半年将有项目开工建设,年底前将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宿州将彻底解决“垃圾靠风刮”的窘境。

据介绍,目前宿州市区每天产生垃圾约500吨,各县每天产生垃圾也在300吨左右,每一座焚烧发电厂周边都有足够的垃圾使用,既能彻底解决垃圾的出路,又能产生新的能源,将根本解决垃圾污染环境这一问题。

2月20日上午,记者一行走访到泗县屏山镇。在集镇的外围,清洁人员正在清理垃圾。屏山镇镇委书记佘本荣告诉记者,目前清理垃圾只能运到山里采石场的矿洞里填埋。“等到焚烧发电厂建好后,这些垃圾都将成为发电的原料,如果可行,以后还会挖出来拉到发电厂用来发电,毕竟深埋不是长久可行的办法。”一位随行的宿州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朱勇是来至江苏南京的一位投资客商,现在泗县经营着一家新型建材公司。据他讲述,以前的环境真不怎么样,介绍朋友来投资,看到环境后很多人都退缩了。“现在不一样了,很多朋友都说没想到皖北还有环境这么干净的地方。”他说,环境好了,工人愿意留下来了,客商愿意来投资落户,经济才有出路,自己介绍朋友来脸上才有面子。他认为,环境是根本,只有环境有出路,经济才有出路,来百姓也就有了出路。

整治建长效地洁村美才长久

干任何工作都不能“一阵风”,环境整治更是如此。据了解,目前宿州市在“三线三边”环境整治过程中不断摸索,逐渐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长效机制。

记者了解得知,目前仅埇桥区专职保洁人员就达2900多人,各类环卫设施已经覆盖到各集镇、中心村和主要干道。桃园镇镇长史峰介绍说,该镇目前已组建了一支120多人的专职保洁队伍,仅分到光明村的保洁人员就有11个,并给光明村配备了一辆垃圾清运车。“就目前来看,这样的配置完全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要,如果后期还有别的需要,镇里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环境好了,人员设备配齐了,但要保证正常运转肯定离不开资金支持。垃圾清运、设备维护、保洁员工资,样样都离不开钱。但谈到资金问题,史峰一点也不担心。“出钱保护环境,老百姓一百个赞成。”

在光明村村委会门口的屏幕上滚动着一行字:“每人每月一元钱,垃圾清运管全年。”据史峰介绍,针对环境整治资金问题,目前区财政每人补贴25元,镇财政每人补贴15元,村里的一事一议资金每人每月1元。 “只要长效机制逐渐完善了,老百姓习惯慢慢养成了,环境也就自然而然变好了。”

宿州市“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在成果逐渐显现的同时,也在不断总结经验。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表示,在开展工作时肯定会面临一些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才能形成起一个长效地机制,才能使这项工作真正长久地做下去。

垃圾有出路、有稳定的投入、有一支保洁队伍、有必需的器材设施、有长期坚持的考核、有宣传氛围,这“六个有”就是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在工作中按照自己的体会排列出来的。他认为,只要能保证这“六个有”,环境整治才能长效,居民才能长久受益。

在2月19日下午召开的宿州市“三线三边”暨农村环境整治工程第一阶段总结点评会上,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省“三线三边”治理办公室主任贺懋燮从全省高度、针对皖北实际,对宿州市“三线三边”和农村环境整治前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宿州在“三线三边”治理中走在全省前列,阶段性成果非常明显,成为全省“三线三边”和农村环境整治的一面旗帜。

一直以来,皖北环境留给大家的印象总是不尽如人意。在此次“三线三边”环境整治中,作为安徽北大门的宿州市,在打造亮点上做出了榜样,并打造一批沿线沿边示范的样板,站在了安徽省“三线三边”整治工作的前列,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也为建设美好安徽,特别是振兴皖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宿州环境“大扫除”成效初显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