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围城,没有人是旁观者
一方面,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13亿多国人产生的垃圾总量不断攀升,2012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1.71亿吨;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环保维权意识的持续增强,新建垃圾处置设施的难度越来越大,许多城市现有垃圾处理能力已接近饱和或超负荷。
早晨,撕下早餐的外包装,中午,拆开快递送来的大包裹,晚上,褪下新衣新鞋的外盒……每一个行动,都时刻准备填满脚边的垃圾桶。如此信手拈来的行为太过日常,没人会留意。但是,13亿国人随手丢掉的垃圾汇总起来,就成为严峻问题。北京,日产垃圾1.8万吨;上海,日产垃圾1.9万吨;广州,日产垃圾1.8万吨;全国城镇的垃圾年均增长率超过10%……一个个惊人的数字在强迫我们正视“垃圾围城”的现实。
然而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在垃圾处理上的作为却总是滞后与拖延。目前,国内最主流的垃圾处理方式还是传统的填埋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缺点也早已暴露无遗,污染严重贻害长远。还有不少垃圾甚至连填埋法这样的简单处理都没有进行过。根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的统计,2011年,全国657个设市城,当年已堆积未处理的垃圾就接近5000万吨。
政府是垃圾处理的责任主体。清华大学环境系环境产业研究所所长傅涛教授认为,垃圾无害化和稳定化是地方人民政府所担负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职能之一。但是当下的垃圾处理却陷入了困局,陆续满负荷的陈年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转的垃圾焚烧厂,历年累加的未处理垃圾,难以断绝的次生污染……显然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在垃圾处理上的作为难以令人满意。很多地方政府还在依靠滞后单一的手段去应对垃圾的快速增长,处理效率和效果非常有限。
而且,具体服务的提供者,不论是事业单位还是特许经营的社会企业,其整体经营都在封闭半封闭的状况下运行,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经常处于缺位状态。在2013年政府透明度报告中,关于垃圾处理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情况并不乐观,比如关于垃圾收费的信息,只有3家省级单位和18家较大城市单位予以公开,占比仅为9%和37%。不能忽视的是,整个“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636亿元,如果信息公开无法贯彻到底,社会监督无法履行职责,巨额的资金投入该如何保障其落到实处呢?
当然,“垃圾围城”困境的形成,普通民众并不能置身事外。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过快的生活节奏培养了人们对一次性产品的偏好与热爱,客观上助长了垃圾的过度泛滥。随着当下物质条件的逐渐丰裕,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性也成为制造垃圾的重要因素。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肌体的毛细血管,在垃圾处理问题上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国民践行责任,降低丢弃物品的频率,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减少垃圾的生成量。另外,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一旦成为主流,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染。“垃圾围城”是现代社会的伴生问题,是我们为稠密的人口和过度的消费付出的必然代价。在这个严峻的现实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垃圾制造者是失控的源头,垃圾处理者是低效的管理,两方面的不作为和少作为才促成了“垃圾围城”的困局。而要控制和缓解“垃圾围城”,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政府、企业、个人,各自承担己任,以行动来化解问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