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土”待治,公开土壤污染数据勿再拖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昨日透露,今年两会后,第一次土壤污染普查数据可能会对外公布,被长期拖欠隐瞒的“毒土”详细数据终于有希望重见天日。
伸手不见五指的重度雾霾让大气污染成为公众的第一忧虑,发臭发黑的河水所带来的视觉冲击也造就了水污染关注度长期高企。土壤污染没有大气和水污染那么直观,但其结果却很可能比这两者更广泛、更严重。
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最终都会造成土壤污染,例如,不法企业偷排污水就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农业和工业污染也是“毒土”的主要成因,农药、化肥等农业污染带来的残留会恶化土壤物理性状,而矿场等工业地区则重金属污染严重。
土壤污染的成因广泛,影响也很广泛。去年2月震惊全国的“湖南毒大米流入广东”事件,镉超标的毒大米很可能是重金属污染土壤和磷肥等原因导致的;土壤污染与公众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息息相关,污染物可以无声无息地在农作物中累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诱发癌症等疾病。除了“毒土”种出毒粮,还有居住在“毒土”上的未知危险,《财经》杂志曾报道有众多曾从事生产、贮存、堆放有毒有害物质的“毒地”,在未经治理的情况下被“正常使用”、成为城市建筑用地,其中不乏“标王”。而“毒土”毒性释放时间可长达上百年,南方钢厂地块上的广州保障房项目,就是重金属污染地块的典型案例。长期住在“毒土”上,其毒性的释放亦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公众一直以来所知的只有模糊的“土壤污染很严重”,但从来不知道土壤污染到底有多严重。2006-2010年,环保部与国土资源部联合进行全国土地污染情况进行调查,但调查完成后一直没有公布报告,去年有律师申请相关数据公开,却被环保部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去年国土部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也没有详实的数据,只有一句“有相当数量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大多不宜耕种”,和环保部“全国中度、重度污染土地约有5000万亩”的估算。
模糊的数据和隐瞒的姿态,反而更容易引发公众焦虑。土壤污染的详细数据理应尽早公布,这不只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保障和对民心的安抚,更是土壤污染治理的前提所在。公布数据当然不能直接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但没有详细的污染数据,对治理措施的选择和花费几百亿元的治理成果很难令人信服。证明水污染的治理成果,尚可以让书记市长一个个跳下水游泳(效果另议),而要证明土壤污染的治理成果,没有详细数据,想找个作秀的方式都难。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