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抓“醉驾”一样抓超标排放
“珠三角现在PM2.5是多少?”“广州市对机动车限行限购吗?”“东江的水质怎么样?”前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针对环保问题对广东提出了“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的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副主任鲁修禄,全国人大代表、省环保厅副厅长陈敏多年从事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他们对落实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有何建议?广东将如何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昨日,记者以同样的问题采访了上述两位代表,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总书记的提问。
广东在循环经济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南方日报:当前,广东如何以“循环经济、绿色低碳”的理念来转变发展模式?
鲁修禄:我这里有一组数据:2013年,广东能源消耗强度下降3.5%,累计完成“十二五”目标的65.3%,碳排放强度继续下降,累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75.2%。我们可以看到,去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广东取得了完成节能减排年度目标的好成绩。事实上,广东在推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低碳发展路子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已经制定了低碳绿色发展的战略,包括新能源、节能低碳和大气污染治理,既是发展的硬约束,也是创新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的重大机遇,关键要把两者结合起来,相互带动,相互促进。
陈敏:广东既是我国经济强省,也是改革的先行之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走出一条绿色创新发展之路寄予厚望。我们要意识到,转型升级也是改革,因此,我们必须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事实上,经过近年经济转型升级,广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实现循环经济是长期的工程,这个过程需要政府、群众等社会各方面相互协助,形成合力。
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物排放
南方日报:对广东来说,强调“绿色”有什么意义?
陈敏:近年来,我国大范围出现较为严重的雾霾受到广泛关注,我们已经广泛意识到污染物对环境破环的问题。而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物的排放。
我举个例子,环保部门处罚企业排放超标,前提是这个企业的排放量已经超标。但这个标准是根据经济发展的程度、科学技术的水平等多方面来确定的,并不是以环境质量来设定的值。换言之,即使排放达到标准,也还是有污染物排出。而如果实现了循环经济,即可尽可能地减少,甚至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
循环经济有三个层次。首先是单个企业的内部实现小循环,即企业的某种产品生产废弃物是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二是工业园区的中循环,即这个企业的生产废弃物就是下一个企业的生产原材料,在一个范围内进行辐射循环利用;三是社会层面上的大循环,即所有所谓的废弃物换个角度来看都是原材料。
实际上,上述的中循环已成为我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突破口,我省已率先在多个产业园区里实现了中循环,效果显著。
广东经济走在全国前列。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发展路径已经进入绿色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继续走以前的传统发展模式,而要通过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真正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路子,从源头上控制防止环境污染。
以往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宜,尤其在广东这个我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污染物排放防治等,已经被放在极重要的位置上。
鲁修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已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并形成了一大批电力、石化、机械、冶金、建材、家电等基础产业和规模生产能力。但同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粗放型发展方式带来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使全省本来就不太好的资源环境变得十分脆弱,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当前,广东经济正处于由轻型化向适度重型化转型的发展阶段,适度重型化将进一步加大资源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途径,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未来一个时期广东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
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已列入国家重点改革任务
南方日报:未来的广东,如何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陈敏:一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二是要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污染总量控制;三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四是加大对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力度;五是强化环境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六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只有全民有了环保意识,才能真正走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路子上。”
此外,《循环经济促进法》与《清洁生产促进法》已经颁布多年,随着经济发展,一些环保标准已经过时,广东可以考虑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来提高环保标准,以此促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
鲁修禄:对于增量,广东应更加重视发挥市场机制在绿色低碳发展中的作用,探索公共服务的市场化途径。我省正在积极推进的碳排放权交易将通过市场机制促进社会经济实现低碳发展。
去年,广东按照国家的部署,已初步建立了碳排放权管理制度,并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这成为广东低碳绿色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广东实现公共政策目标发挥市场机制的有益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广东不仅建立了一整套机制和规则,出台了碳排放权管理的办法,而且从方法、规则、核算和调整方面,实行全透明公开。此外,广东还成立了碳排放权交易社会化技术小组和专家小组。“目前,广东的碳排放权交易已经列入国家重点改革任务,有关试点省市都在探索如何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形成。”
此外,要依托新能源、节能低碳和大气污染治理,发展装备制造,形成高端集成服务能力。我举个例子,广东不仅海上风电资源丰富,而且风电规划等基础性工作做得较好,近海5米到30米区域可开发海上风电的海岸线非常长,近海30米到50米深水区,累计可开发的海上风电容量约为7000万千瓦。“这些海上风电产业,可带动风电装备制造、海洋装备制造、海上工程施工、海底电缆运营维护等产业发展,而且适宜规模化开发。”
对存量方面,如何通过污染物排放控制实现降低碳排放,应强化对企业和项目运营排放的监管,这比事前审批要好得多。目前,国家发改委、环保部门已经下放了一批审批事项,并对不符合要求的32个项目退回或不予审批、暂缓审批,涉及金额1000多个亿。
改革举措确确实实有了成效,对推动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要像抓“醉驾”一样来抓超标排放。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