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汽车“黑尾巴”重在监控
改进汽车技术以应对尾气排放,可以说从3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有车辆如果严格按照国家4号排放标准,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小的。尤其是小轿车,由于我国轿车工业开放度高、竞争激烈,技术水平上完全接轨国际了,很多车企更是已经实行5号排放标准了。相对而言,商用车的排放可以说占了所有汽车尾气污染物中的绝大部分,包括重型卡车、公交车等。
余卓平认为,在防治汽车尾气方面,问题更多出在监控方面,对于车辆的污染排放检测不够严格。车辆的净化器如果工作不正常甚至损坏了,也基本没什么管理措施进行制约。此外,我国的油品水准落后于发达国家,含硫量、有害物质都较高,这对雾霾的加重会造成直接影响,因此,要加强排放监管和提高油品质量。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每千人不到100辆,虽然大城市出台了一些限购限牌的措施,但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下去,汽车保有量会达到每千人300辆的水平,这就必须要求我们使用新能源汽车。谈起新能源汽车,余卓平表示,走电动化的发展方向已经非常明确。“汽车使用电能既可以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又可以改善排放,而且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 ”他说。
现在一般所说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三类: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余卓平强调,不要将一种技术与另一种技术对立起来,应该让它们共生共长,市场发展最终会做出选择。世界上第一辆电动车的出现甚至早于汽油车,但市场首先选择了汽油车。
余卓平指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诟病主要在于续驶里程,认为电动车跑不远,但事实上,在日常使用中,我们身边90%的车一天行驶不会超过100公里,但因为有汽油车这个参照物存在,人们就会觉得电动车不好用。在余卓平看来,这三类车中,目前最有市场的还是混合动力车,一是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二是无需依赖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其节油能力只在30%左右,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而在欧美国家,目前比较看好的是燃料电池车,加注氢气燃料时间短,排放纯水无污染,被认为会成为最终解决方案。“在上海,工业副产品中就有足够的氢,可供公交车、出租车使用,因此,燃料电池车也是适合上海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
余卓平预测汽车工业的未来,首先,今后可能一部分汽车还是会继续用油,但能源的使用肯定愈加多元化;其次,动力肯定是要往电动化的方向走。“新能源汽车已经发展了十年,再过十年,未来的发展路径会更加清晰。 ”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