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移民”现象不可等闲视之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日前发表题为《中国的超级富豪正为躲避雾霾逃离中国》的文章称,胡润研究院2014年1月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64%的富人(财富超过160万美元)要么移民到其他国家,要么正在打算这样做,这一数字高于两年前得出的60%的调查结果。这让每年公布中国富人排行榜的胡润百富创始人胡润感到惊讶。他没有想到已经居高不下的数字居然还会进一步上升。他说,污染和食品安全是移民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对于安全和财富保障的渴望。文章称,目前的局面是,有能力避开雾霾的家庭,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正在逃离像北京这样据称不适合居住的城市。他们试图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国家获得永久居留权。
移民本来是国际社会的正常现象,富人移民如潮,且直接指向“纯氧生活”,尤其是在国内雾霾蔽日的语境下,恐怕不能不对移民现象作出环境生态层面的现实考量。据中国与全球化研究智库的调查,中国23年来近千万人移民转移资产2.8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移民输出国,近70%的中国受访者认为,环境、医疗水平等因素成为他们移民的重要原因。这也意味着,如果说之前我们认为“环境移民”还只是一种传说的话,如今“环境移民”已经成为一种可触的事实了。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由于自然环境恶化而引发的人口迁徙潮。据媒体分析,中国精英和富人加速移民,显然是粗放型产业发展模式、城市疯狂扩张及社会管理失序共同酿造的后果。而北上广深等超大型城市则最早爆发出了这种深层次的矛盾。事实上,在过去的两年,中国人谈论最多的是天气。2013年,中国境内大面积出现雾霾天气,尤其是长三角、东北、京津冀等地区,大气污染程度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相继发出红色警报。空气质量问题频发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从而催生出一个新群体——“环境移民”。
因阳光、空气、水源这生命三要素而“孟母三迁”,已经屡见不鲜。近年来,中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所积累的环境问题日益显现。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再加上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污染排放量的大幅增加,建筑工地遍地开花,雾霾频发。粗放式发展让很多人加入了“环境移民”的队伍。尽管“环境移民”的人数可能还是极少数,大多数人还不是或者说没有能力成为“环境移民”。有钱的,可以选择“环境移民”;没钱的,注定只能成为“环境难民”!这个问题也许有些烫手,却是无可规避的现实,所有这些无疑给我们足够的警醒。
显然,目前国内出现的“环境移民”现象,如不认真审视和应对,后果将不堪设想。毕竟,有条件选择“环境移民”的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都要继续在恶劣环境下生活,如果环境问题得不到改善和治理,或将因此形成社会阶层的对立冲突,诱发更严重的社会危机。尽管环境问题不是中国式问题,但中国在“环境移民”问题上更应秉持前瞻性的警惕。这种警惕,固然要着眼于精英与创富阶层的“驻足”,更要从民生与民权的层面,关注那些“移不出去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精英和富裕阶层对于环境恶化具有不可推卸的作用,一方面他们恰恰是很多污染事件的始作俑者,比如带血的GDP背后,总会有精英们和富人们的影子,那些重大的环境灾难事件,也跟这些群体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在倡导低碳生活方面,富人和精英们理应发挥带头和主导作用,如果因为其移民就会“事不关己”,没有了切身利益的顾忌,其社会责任就难以得到落实,污染治理的前景就难言乐观。
呵护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从来都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如同硬币的两面一样,在“环境移民”的背后,还有一群庞大的“环境难民”。保护环境和生态更多的是全民的责任,需要触及到每个人的利益才会有切肤之痛,并对环境和生态给予敬畏。因此,面对“环境移民”,我们应有更多的作为:一方面加强对环保的重视,只有多接触百姓,才会知道地方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没有遵守环保的底线;另一方面对于“环境移民”,尤其是一些官员和企业管理者,不能简单地让其“移民”,虽不能说精英和富裕阶层就是环境和生态的破坏者,但必须承认的是,他们在其间应当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分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需要审视这些企业老板们是不是把环境污染了就准备走人。如果存在这样的行为,则有必要让他们缴纳“环境修复费”,甚至给予问责。对于“环境移民”现象不可小视,需要认清背后的真实焦虑,检讨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步伐,追求更有质量、更为环保的发展道路,让每个人无须移民,即可享受到宜人的环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