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政府要求镇街每年须治一条重污染河涌
目前水乡大部分河涌水质属劣四类甚至劣五类
根据东莞市政府要求,开展治理的河涌明年年底要消除黑臭现象
羊城晚报讯 记者文聪摄影报道:从明年开始,各镇街每年要完成一条以上重污染内河涌的整治工作。28日下午,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内河涌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镇街不得“避重就轻”,选取的整治对象必须是水污染严重、对市民生活影响较大的内河涌,力争明年年底,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
河涌黑臭菜农苦不堪言
中心涌是高埗镇的母亲河,贯穿石龙、石碣、高埗三个镇。高埗镇的河涌在最下游,历来都是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辐射凌屋村、高埗村的数百亩农田,目前种植着大量草莓和蔬菜。然而由于上游的污染,加上高埗镇本身排放的大量生活污水,墨黑的河涌水发出阵阵刺鼻气味,让周围的村民和菜农苦不堪言。一位菜农抱怨说:“黑水进入农田,我们都不敢赤脚下田,否则脚上会长红疹,并且很痒。”大的河涌如此,贯穿村社区的一些小河涌也是污染严重。记者在万江小享社区的一条河涌旁看到,河涌内的水体发黑,上面浮着大量泡沫饭盒、垃圾袋等生活垃圾。村民们坦言,很多人的房屋都是沿着河涌修建的,由于没有公用的截污设施,因此生活污水都是直排到河涌里。
类似中心涌等这样被重度污染的内河涌在东莞还有不少,尤其是东莞水乡经济区地处东江下游,各个支流也是上游区域的污水汇聚之地,因此目前大部分河涌水质属于劣四类甚至劣五类,黑臭现象广泛存在。在13个水质监测断面中,有12个断面水质不达标。
优先选取影响较大河涌
《方案》提出,要按照“截污、清淤、活源、治堤”的总体思路,通过开展整治工程建设,加强河涌综合管理,推进除省、市统筹整治的东江及东莞运河、石马河、寒溪河等主河外,各镇街辖区内的陆地河流水体的综合整治。各镇街每年要完成一条以上河涌治理,逐步实现水体生态修复,恢复水质功能,使东莞的内河涌成为“安全河、清水河、景观河”。到明年年底,开展治理的内河涌要消除黑臭现象,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到2020年底,开展治理的内河涌水质要稳定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部分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水体生态系统基本恢复,防洪排涝能力进一步提高。
对于内河涌水环境的整治,市政府给出了明确的对象,防止有镇街“避重就轻”——选取整治对象时,各镇街要优先选取水污染严重、对群众生活影响较大的内河涌,如集雨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内河涌,流入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内河涌,已划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内河涌等。此外,各镇街在开展治污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强化区域面污染源治理、企业排污监管、环卫清洁管理等措施,完善河涌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防止整治后河涌水质出现退化,保持治理成果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