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 苏州领跑全国
如今,尽管“霾”已被老少妇孺所熟知,蓝天也似乎成了“奢侈品”,然而,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苏州在40多年前就已领跑全国。
苏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曾走过弯路、吃过苦头。20世纪70年代,苏州曾被国务院环境保护调查小组贬以“被污染了的天堂”。苏州古城仅有14.2平方公里,当时城内却有近千家工厂、作坊,因此,老百姓有句形象的顺口溜,“拆了庙门改厂门,和尚改行当工人,宝塔没有烟囱多,比比谁的个子高”。老苏州人对当时苏州古城的“三条毒龙”应该还记忆犹新:东吴白水泥厂飞出来的是“白龙”,炭黑厂爬出来的是“黑龙”,而用硝酸作原料的勤俭制药厂跑出来的则是“黄龙”,古城内的老百姓深受其害。
加强古城大气污染防治已迫在眉睫,然而,当时国内尚无现成经验,更缺乏法律支撑,面对方方面面的阻力,苏州大气污染防治究竟该如何深入呢?市政府坚持“三个坚决”,在探索中艰难“突围”。
坚决维护群众健康。当时位于市中心的养育巷内有一家塑料厂,是原轻工部重点建设项目,曾被列为援助阿尔巴尼亚“样板工程”,厂内拥有当时国内最大的生产设备四辊压延机,每天生产中排放大量氯气,周边群众上呼吸道疾病频发,且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人民健康。要把这样的企业清除出去,谈何容易!个别领导觉得,这是重点项目,就要重点对待,坚决拒绝搬迁。阻力面前,环保干部凭着一股韧劲,反复上门做思想工作,展开“拉锯战”,最终政府决策整体搬迁。
坚决保护文物资源。古建筑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财富,一旦破坏,其损失将无法弥补。北寺塔是苏州最古老的砖木结构建筑之一,与苏州丝绸炼染厂仅一路之隔,厂内烟囱昼夜排放着高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腐蚀着塔身。当时,该厂职工2000多人,关闭或搬迁都不容易,苏州市“三废办”(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前身)与炼染厂打起了“持久战”。直到1983年,分管市长现场督办,才把这个工厂迁出城外,保住了有着悠久历史的北寺塔。
坚决改善旅游景观。上世纪80年代初,在“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景区正门前不远,原有一家蓄电池厂,一根近20米高的烟囱每天排放含铅有害气体高达十余吨。景区风光就这样被赫然高耸的烟囱和滚滚浓烟玷污了。对此,苏州市“三废办”下大力气,多方协调,强攻智取,总算对蓄电池厂进行了整治搬迁。
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民经济调整,对苏州市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遇,运用“关、停、并、转、迁”等措施,清理了苏州城区的大批污染企业,改造或拆除了近500台锅炉,推倒烟囱900多个,使城区内近地空间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性改善。
有人说,苏州人文荟萃,是出经验的地方,这话不假,苏州环保一直是全国环保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为了进一步加强苏州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苏州环保部门于1979年就率先运用经济杠杆,探索试行排污收费制度,之后国务院依据苏州排污收费经验,在1981年出台的《加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对征收排污费做了明确规定。苏州早在1972年就研究试水新建项目“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次年在苏州全面试行,而直到1979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才对该制度从法律层面加以确认。此外,我市实施的“蓝天工程”均早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也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因此,这些年来,苏州环境保护与更新有了长足进步,相继被授予“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荣获“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华宝钢环境奖”等多项荣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