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茎类蔬菜和水产品,重金属污染较多

更新时间:2014-07-17 09:41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 阅读:1634 网友评论0

昨天,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13年度的业务技术报告,通报了13项和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疾病防控方面的情况。

通报会上,专家依据2013年的传染病流行趋势,为今年大家预防传染病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根据去年食物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情况,也为大家日常食材的选购提了些参考意见。

新发传染病增速明显

从2005年以来,省疾控已连续十年发布“蓝皮书”。每年的第一个报告,都是关于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析报告。和往年相比,今年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增加趋势已大大快于甲乙类传染病。

甲乙丙类传染病是什么概念?这是从疾病防控管理程度来分类,甲类是要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乙类是要严格管理的传染病,种类多达26种,比如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百日咳等。

丙类传染病是需要监测管理的传染病,和甲、乙类相比,这类传染病致死率、致残率相对弱一些,但是病毒种类变化很快,需要严密监测。这类传染病,每年都会来侵袭我们的健康,比如手足口病等。

蓝皮书分析,从2004年以来,我省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丙类传染病则呈波动上升趋势。

原因很多,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新增病种所致,比如手足口病等,十年前很少听说。

“新增疾病是丙类传染病上升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也加强了日常的检测控制。”省疾控中心传防所所长龚震宇表示,这些新增的疾病中,不少是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我省也设立了预警系统,如果发现某个人员集中的单位或者机构出现5例以上病例,就会发预警单,提醒做好防范工作。2013年度,我省共发出34起预警单,其中22起是手足口病,预警单及时阻止了疫情的进一步扩大。

失去疫苗保护期的成人,小心传染病靠近

新生儿一出生就要打许多疫苗,在上小学前,要持续接种各种疫苗。但因为一些关于疫苗的负面新闻,部分家长会拒绝打疫苗,其实这样的做法没有必要。

来看看疫苗所起的保护作用。

麻疹,这一传染病以前多发于小孩子,因为没有疫苗,小孩子抵抗力比较弱。而到2013年,我省麻疹病例80%集中在8月龄以下和15岁以上人群。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新情况呢?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专家表示,因为8个月以下的宝宝还没有打麻疹疫苗,而15岁以上特别是20岁以后,打过麻疹疫苗的人,陆续失去抗体,也就是说,疫苗的保护期过了。

针对这种情况,省疾控中心在部分年级大学生以及一些特殊年龄段孩子身上,推出了加强型疫苗,延长疫苗保护期限。

综合2013年的流行趋势,省疾控中心的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如果家里的孩子刚好在计划免疫阶段,千万不要逃避接种;成年人,可以根据自生免疫力情况,选择自费接种一些经典疫苗,比如计划怀孕的成年人,不妨考虑自费接种一些失去保护期的疫苗,比如乙肝、麻疹,以及一年一次的流感疫苗。

农村散养活禽,成未来人感染禽流感高危因素

2013年江浙沪一带的一个热词就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今年年初,H7N9再次来袭我省,2013年度我省累计报告54例确诊病例,死亡12例。

今年秋冬季节,H7N9会不会卷土重来?这个问题,大家关心,省疾控中心的专家们也很关注。

2013年,全省采集了505份职业暴露人群的血清标本,也就是鸡鸭的养殖者、销售者和宰杀者,结果抽样调查发现阳性率是0.20%,活禽再次被明确为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源。

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据目前监测的情况,H7N9禽流感病毒未发生明显变异,随着活禽交易市场的陆续关闭和“杀白”上市机制的建立,预测2014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在城市地区发病会明显减少,但由于农村散养禽类、野禽暴露依然存在,在农村发生散发病例以及小范围家庭聚集性疫情的风险依然存在。

传染病

食品,茎类蔬菜和水产品,重金属污染较多

昨天,省疾控中心公布了2013年度我省食品中铅、镉污染监测的情况,疾控中心对全省11个市区域内的谷类、蔬菜、水果、水产及制品等14大类食品中的铅、镉含量进行监测。

蔬菜类铅超标率较高,为2.72%,谷类为0.30%,水产品为0.13%。水产及制品的镉超标率较高,为17.9%,蔬菜类为1.43%,谷类均未超标。

铅会引起造血、泌尿及神经系统损伤,胎儿及婴幼儿对铅更为敏感,可影响智力发育和行为。镉主要损害肾功能、骨骼和消化系统,长期摄入可引起骨痛症状,即“痛痛病”。

专家解释,蔬菜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可能是土壤污染,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可能是由于养殖水体受污染。

污染物铅和镉的迁移途径通常为:企业污染物排放,气体或水体污染,土壤沉积,农作物根系吸收,富集于谷物和蔬菜内,膳食摄入,进入人体蓄积。

同一种食材,不要长期吃

超标率是什么概念?专家解释,比如水产及制品17.9%的超标率,并不是说水产及制品中含有17.9%的镉,而是我省抽样样品检测后,发现其中的镉含量,超出国家规定含量标准的17.9%。

专家表示,看一种食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除了看超标率,还要看每天的摄入量,根据我省居民的平均摄入量以及超标情况综合后,总体上是安全的,但是如果长期反复摄入一些超标食物,就会存在安全风险。

专家建议,大家在日常食材的选择上,请注意多样性,不要长期吃一类食物。根据监测情况,蔬菜中茎类蔬菜铅超标率最高,达到了4.29%,叶类蔬菜2.98%,其他蔬菜为2.49%。所谓茎类蔬菜,常见的有茭白、芹菜、莴苣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茎类蔬菜和水产品,重金属污染较多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