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打响扬尘污染治理攻坚战
近日,随着“环境提升年”活动的深入推进,有着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城等多张耀眼名片的古县,一场扬尘污染的攻坚战在全县再次强劲打响。连日来,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14座抑尘剂喷洒站,相继破土动工。这是古县县委、县政府猛药重典向扬尘污染宣战的一记重拳,同时,县上还将筹资300万元,购买3台洒水车、3台除尘车专门用于省道323线扬尘污染治理,使古县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古县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全省有名的主焦煤生产基地,近年来,依靠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县域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治理的任务也愈来愈艰巨。历届县委、政府始终把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先后建成了垃圾集中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场、实施了煤气改造、集中供热等工程,开展了文明创建、环境治理等多项联创活动,获得了“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以及“省级文明县城、环保模范县城”等荣誉称号。今年,县委政府按照省市《关于加强扬尘污染治理改造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积极行动,制定了《古县加强扬尘污染治理改造实施方案》,把有效解决古县扬尘污染作为今年环境治理的重头戏,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的领导组,组织经信局、煤炭局、中小企业局、国土资源局、住建局、交警大队、交通局、公路段、环保局、焦炭公司等单位,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加大宣传力度,要求各有关单位积极配合,并把扬尘污染治理工作纳入年底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
目前,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14座抑尘剂喷洒站,相继破土动工。在抑尘剂喷洒站规划建设中,按照“源头建站、交叉覆盖”的原则,抓重点、树典型、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所有手续齐全的煤矿企业、规模较大的洗储煤企业、城市建筑工地全部独立设站;企业分布较集中区域集中设站;规模较小的企业采取流动车喷洒作业;主要国道、省道、高速路出境口设站进行查验喷洒,条件不成熟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站及配置流动喷洒车。抑尘剂喷洒建成后,由省环保厅验收达标后统一运营。建站同时,对煤焦生产单位、储煤场所、建筑施工、拆迁工地、县级以上公路运输车辆的扬尘污染治理,已经全面展开。
对建筑工地,各建筑项目必须在招投标中将扬尘污染防治费用列入工程预算,确保施工现场围挡率、工地物料篷盖率、场地洒水清扫保洁率、密闭运输率、出入车辆清洗率达到100%。施工期间必须由专人负责,施工场地周围要设置不低于1.8米尾巴骨整齐的围挡,及封闭施工和采用围网遮挡,严禁敞开式作业。施工道路采取硬化,运输渣土的车辆实行密闭遮盖措施,车辆驶离工地前,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遇有4级以上大风或发布空气质量预警时,城区所有施工工地必须停止土建施工。建筑拆迁作业采取高压喷淋、洒水等降尘措施。
对储煤、焦场所,新建场所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现有场所必须按规定进行硬化和绿化,堆场场地必须采取自动喷淋和洒水降尘措施,堆存的煤、焦要喷洒专用的抑制扬尘覆盖剂覆盖,安装固定抑制扬尘覆盖剂自动喷淋装置,对装车后的煤焦喷洒抑制扬尘覆盖剂覆盖,篷布覆盖后进行清运。
对非煤露天矿山,加强专项整治进度和力度。矿山开采业实施生态恢复和绿化工程,非露天矿山企业实施规范开采,严格采取密闭作业、洒水降尘、场地硬化、围挡密闭运输等扬尘控制措施。禁止向无制式密闭装置的运输车辆出售和提供原料。
对城市生活垃圾扬尘污染治理,严禁垃圾焚烧,住建部门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和废品回收利用,采用垃圾“不落地”收运方式,改进环卫清扫作业方式,发展湿法机械清扫。
对道路、交通运输扬尘污染治理,加大查处力度,依法查处县级以上公路行驶的重型或中型载货汽车不按规定使用封闭货箱或者封盖严密的交通违法行为,同时,增加洒水车、除尘车专门用于道路扬尘治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