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绿色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更新时间:2014-08-09 08:45
来源:
作者:
阅读:815
随着浙江省“五水共治”各项工作的展开,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这一老话题再次被摆到桌面上。连日来,记者走田间、访部门,感受我市现代农业的绿色气息。
“通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稻田养鱼、种植香根草等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防治次数明显减少了。”衢江区惠农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荣根介绍,像早、晚稻原先一年要防治六七次,现在1-3次以内就够了,去年早稻每亩增产49.6公斤,晚稻增产41.2公斤。
丽水植保站站长徐南昌说,普通农户会选择较为便宜的有机磷类等常规农药,一方面此类药物效果不理想、使用量大,另一方面容易污染环境。
控制农药用量,统防统治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提前预测,集中防治,由植保专业合作社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指派专业人员使用机械喷洒,实现了经济与环境效益兼收。
“植保专业合作社的施药效率是普通农户的3倍。”常山县同弓乡恒杨家庭农场场主杨发通说,加入统防统治后,一季水稻打两三次药就足够了,而此前起码要打药七八次才放心。
“从去年的统计数字看,与自防区比较,统防统治区每亩减少农药用量95克(折纯),用药成本减少30元,农药减量控害成效明显。”徐南昌说。
随意丢弃的农药废弃包装物,是造成农业环境“二次污染”的源头。今年,衢江、龙游两地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试点,让它们有“家”可回。
“总共收到177个农药瓶。”8月2日,在衢江区全旺镇周金龙家庭农场门前,市衢农农资有限公司的农药废弃物回收车停了下来,司机余利斌对农场积存下的废弃农药瓶、包装袋等进行清点,并登记装车。”截至目前,全区共收集了近3.5万个废弃农药瓶。”衢江区植保站站长周正春介绍,回收的废品由衢农公司保存,以后再交给有资质的企业销毁。
化肥减量,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一大难题。今年,丽水市农业化肥减量的指标是2429吨,不用化肥能增收吗?
周金龙农场有350亩茶园,很少施化肥,收入却增加了。“我们主要使用商品有机肥,采用水肥一体的滴灌技术,虽然产量低了,但化学成分少,更受消费者青睐,卖价也高。”农场主周金龙说。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能有效减少化肥用量。”市土肥与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站站长毛正荣说,“我们对地下25厘米处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根据土壤情况制定柑橘、水稻、胡柚等主要作物的施肥标准,发放肥料标准配方卡,提高农户科学施肥知识,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