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山村生活污水处置用上"德国造"
更新时间:2014-08-24 22:33
来源:
作者:
阅读:1332
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一直是个难题。不过,在德清武康对河口村西岑坞,这个难题将得到彻底解决。因为一套德国PKA湿地农村污水生态处理系统正在这里动工建设,完工后,将改变农村原有的污水处理模式。
记者日前来到位于对河口上游的西岑坞。这是一个被青山翠竹环抱的生态山村,站在村口,碧波荡漾的对河口水库映入眼中,进村水泥路,绿荫夹道,青瓦白墙隐现在万绿丛中。在村口一块翠竹地,一个70多平方米的大坑凸显眼前,一座水池已经浇筑完成。这个大坑是处理池,深约4米,分5层填充了不同材料,接下来将把污水管接入处理池中,并种植吸污能力强的菖蒲、美人蕉等水生植物,用来对污水原水进行微生物转化、分解、氧化、吸收等多重作用。同行的村干部沈剑勇这样介绍:“顺利的话,这个月底就可以使用。”
项目建设负责人李经理向我们解释,这个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终端设施采用德国PKA湿地技术(介质复合型人工湿地),由流水、介质、水生植物组成“湿地”,使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景观布置相结合。项目不仅有很强的污水处理能力,而且环保美观、不积水无臭味,每天的运行成本只有1元多一点,更无需专人管理,设计使用寿命50年。特别是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一级A类标准,实现污水循环利用,收到治污水与抓节水的双成效。目前,湖州还是第一次引进该系统。
村口建造高档污水处理池,村民们非常开心与自豪。老家就在西岑坞的沈剑勇说:“这些年来,西岑坞的村民非常重视生态保护,村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村民不养猪、牛、羊都已经有20多年了,狗、猫死后专门有深埋的地方。农家屋外建有3格式化粪池,现在再建一座先进的生活污水处理池,对于保护下游全县人的‘大水缸’——对河口水库,可谓是加了双保险。”
据介绍,对河口村还在环对河口水库建7个无动力型污水处理池。西岑坞村170余户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使用这一生态模式后,对河口水库的水质安全将进一步得到保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