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热概念,冷思考
近零排放是“大跃进”?近日,环境报一篇文章引起热议,“近零排放”也成为大气治理领域的热词。缺乏科学论证、动机不纯等声音给“近零排放”泼了不少冷水。其实,在空气污染成为重大民生问题的情况下,治气领域有不少“热”概念,还需冷静分析。
近零排放:死盯燃煤电厂不如加快其他行业减排
最近,全国多地频传“近零排放”示范工程项目的消息,将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低于《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情况称为“近零排放”或“超低排放”。
近期,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撰文明确对“近零排放”表示反对。他指出,燃煤锅炉与燃气轮机污染物排放的“基准”不一样,在典型情况下,燃煤锅炉燃烧所用的实际空气量是理论空气量的1.4倍,而燃气轮机所用的实际空气是理论空气的3.5倍,如果将燃机和燃煤的排放限制按相同“基准含氧量”折算的话,燃机排放限值的数值是原来值的2.5倍。因此人们所说的“近零排放”只是表面上的高标准。同时,他指出,由于监测技术,高成本的问题,火电企业“近零排放”并不科学。
另外,近零排放是否必要,也值得仔细考量。此前,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开元在参加中国大气网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共同主办的“大气高级战略沙龙”时曾表示,过高的排放标准并不需要,他说:“现在电厂锅炉的排放标准已经相当高了,不比欧美差。我们要耐着点性子,不要一急了就把标准提高了,提高了没用,顶多导致大家作假”。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马永亮在接受中国大气网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近零排放”没有必要。多位专家与企业家认为,目前燃煤电厂的污染物减排工作已经做得比较到位,与其死盯着燃煤电厂,不如加快其他行业污染物减排工作的推进。
电动车环保:警惕燃油污染转化成发电污染
治霾高压下,移动排放源同样不可忽视,燃油汽车遭到“围剿”,电动车成为抗霾时代新的宠儿。一系列补贴和优惠措施使电动车似乎站在了机动车的“道德制高点”上。
然而,电动车是纯粹的环保汽车吗?似乎不然。电动车以电取代燃油,如果无法做到清洁发电,相当于只是把尾气污染转化成了发电污染。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张捷曾表示:“中国主要是靠煤炭发电,但燃煤比燃油污染更大,我们之所以推广电动车,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环保。如果仅仅只在汽车部分做到了环保,在用电部分却造成了污染,那么这样的尝试未必划算。所以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铺开的时候,这些环节一定要想清楚,万一政策出现转向,民资投入风险将非常大。”
特高压电站减排:不能成为东部到西部的污染转移
近几次高强度的雾霾天里,中东部地区可谓受到“重创”。有资料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每平方公里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45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倍。目前,我国一半以上的火电装机容量分布在东部地区,这些地区已经没有能力承担更多的火电装机。201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曾明确要求,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严格控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煤电项目。不少专家、企业家呼吁建立特高压电网,将西部电力输送到中东部地区。特高压电网建设收到决策层和政府、企业界的推崇。
建设特高压电网,西电东输固然可以缓解中东部发电压力,减少中东部燃煤污染物排放。但质疑的声音也频频传来。有人质疑特高压建设是污染转移,电厂从中东部转移到西部,同样燃煤的情况下,只是将污染转移到了西部。若想彻底解决污染问题,西部发电也需要探索清洁能源发电。同时,业内人士曾表示,特高压电网建设成本高,而且往往不能达到满负荷,其经济性和效率并不高。据了解,日本和前苏联都曾使用特高压电网,但后来都放弃了。
联防联控:协调区域经济,“联发联控”更科学
今年两会期间,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成为代表们探讨的一大热点。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玉珍说:“大气污染已从局地、单一的城市煤烟型空气污染,向区域、复合型污染转变。在这种形势下,要破除传统环境管理体制机制的束缚,改变各自在‘一亩三分地’内治污的局面,建立以区域为单元的联防联控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则表示:“治理能否有成效,关键在于联防联控。”
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环境保护部等8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要建立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联防联控成为大气治理的重要机制,得到政府、专家和产业界的一致认同,然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污染源的地域性差异等突出问题给联发联控造成重重阻隔。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熊跃辉曾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北京一个金融街的收入3000个亿,河北保定地区二十几个县区市可能才20、30个亿,要它们淘汰同量的产能,可能吗?”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庄志东也曾表示,联防联控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京津冀,他说“京津冀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经济水平相差非常大,所以要想推行一个标准,难度很大”。
在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中国大气网联合举办的“大气高级战略沙龙”首场活动中,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也指出“在京津冀地区联防联控不太好使,要把‘防’改成‘发’,联发联控好使,如果沿着这个路子走,可以比较平稳”。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3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他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
以上几个治霾“热”概念,单以对、错衡量恐怕有失偏颇,大气治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任务,任何一种治理手段都是利弊共存。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冷静下来,综合考量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利益,运用减排、新能源等多种手段,形成最有效、最有利的机制。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