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两不误 引领绿色发展
9月21日,“百城百网海南深呼吸”——2014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海南行的记者用一天的时间对海口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满眼皆绿,空气清新是记者们对海口最直观的第一印象。记者深知,这良好的第一印象的背后,是海口一直以来以生态立市、环保优先,注重城市规划顶层设计,引领绿色崛起的这一正确发展思路的实践结果。
优化城市布局建立绿色生态屏障
海口选择的是“带状组团+中心放射”的市域空间布局结构。这种多中心的布局模式有利于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使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低碳化和生态化,形成人居环境优良的城市组团和卫星城镇集合体。海口同时构建“一网、两带、两廊”的生态绿地系统,既保证了生态环境质量,又合理布局城市绿色空间架构。
海口规划建设四大湿地森林公园。四个湿地森林公园跨越琼山、龙华、秀英三区,规划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从而构成一道防尘降噪、向城市提供清新空气的生态绿色屏障。城市湿地公园带建成后,将成为海口南部生态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一道防尘降噪、向城市提供清新空气的生态绿色屏障,维护羊山地区甚至整个海口市地区的生态平衡。
海口最近又决定,将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总体保护和控制的范围由原来的5万多亩增至12万多亩,为海南人民建设万亩红树林湿地公园,恢复和增强其生态功能,赢得了社会上的普遍赞誉。
优化产业布局设置最高“绿色门槛”
海口禁止上马高能耗、高排放的项目。2013年,海口市共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26个。又从源头控制污染,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政策。2013年全市原煤消耗量3.54万吨,清洁能源使用率99%。被人们誉为“空气可罐装出口的无烟城市”。为减少大气污染,在2003年,海口市政府就发布《关于禁止燃用高污染燃料的通告》,在全国率先将城市建成区划定为禁止燃用高污染燃料区域,合理的能源结构为保持一流环境空气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想完全控制污染,最根本的就是调整产业结构。海口正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旅游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近年来,海口市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也正在由传统向现代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都市商务旅游、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康体疗养、体育休闲等服务业,海口正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作为一个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型城市,海口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历年保持在60%以上。
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两不误规划引领绿色发展
在2013年,自然之友机构发布的《中国环境发展报告》中,海口在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空气质量情况排名中居全国第一。在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空气质量情况的排名中,海口连续5年在31个城市中排名居首。由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等联合公布的“第四届品牌生活榜—2013年度城市榜”显示,其中海口市被评为“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
据统计,从2003至2013年,海口市全市生产总值从238.18亿元增加到904.64亿元,增长了近4倍;建成区面积增长了2倍多;机动车保有量从20万辆增加到48.04万辆,增长了2倍多。在经济迅速发展、城市扩张的情况下,能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实属不易,这得益于海口对环境的高度重视,以规划先行,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