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报告》审议 披露违法典型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30日将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分组审议。从今年5月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派出了5个检查组展开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报告指出,从检查情况看,大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形势依然严峻。
首先,产业结构不合理,污染物排放集中。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污染、高耗能的产能严重过剩;能源结构不合理,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达36.1亿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5.7%。特别是在北方冬季采暖期,燃煤量大面广、管理粗放,城郊和农村散煤燃烧后直接排放。
第二,有的地方政府及部门执法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人情执法、以罚代管等问题,违法排污行为得不到有效遏止。一些地方排污费收取不规范,存在少征、漏征现象。基层监管能力严重不足,基层环保执法力量薄弱。2013年环境保护部接到的举报案件中,大气污染类占73%,但在全年查处案件中大气污染类仅占12%。
第三,部分企业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不落实。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采取“一来就停,一走就排”、“昼停夜排”、瞒报虚报监测数据等方式逃避执法监管。企业违法排污被查处后的罚款额度远低于治污成本,不少企业宁愿交罚款也不主动治污。
报告建议,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对企业生产全过程实施在线监控,提高在线监测数据准确性,推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严肃追究失职渎职行为,提高环境执法水平和公信力。同时要加强大气污染来源解析、区域传输等基础性研究。加快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支持高效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促进环保产业积极健康发展。
下午,委员代表们将分组对这份报告进行审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