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国抗霾史看全球大气污染治理
伦敦曾倍受雾霾困扰。20世纪初,大部分伦敦人以煤为主要燃料,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烟雾,加之受当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伦敦因此被冠以“雾都”之称。1952年12月5—10日,这些聚集已久的雾霾最终酿成史上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造成多达1.2万人因大气污染而丧生,这使伦敦市民真正意识到大气污染的严重后果,也促成了相关立法的出台。
美国人对雾霾也不陌生。1943年7月26日,洛杉矶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受雾霾侵袭,洛杉矶居民面对周围弥漫的浓雾及刺鼻的气体措手不及。1955年9月,洛杉矶又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两天内因呼吸系统衰竭而死亡的65岁以上老人达400多人。
1961年,日本四日市发生了著名的“哮喘病事件”。工业冶炼和燃油产生的废气造成严重大气污染,多种有毒气体粉尘形成的硫酸烟雾导致大批市民哮喘病发作。
各国“出招”共抗雾霾
英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谢菲尔德大学历史系教授迈克·布拉迪克(Michael Braddick)向本报记者表示,1956年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案》的颁布,是伦敦抗击雾霾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该法案将个人的大气污染行为定位为“公共妨碍”。另外,当时伦敦政府对家庭用煤进行了严格限制,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推广使用无烟燃料,并将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迁至郊外。
作为土生土长的伦敦人,目前在中国西南财经大学任教的英籍经济学副教授大卫·布罗德斯托克(David Broadstock)说,如今,伦敦已成功摘掉了“雾都”的帽子,蜕变为“生态之城”。一方面,在城市结构上,伦敦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已较为完整,新建工程较少。另一方面,与世界其他大城市不同,虽然伦敦的产业门类也较为齐全,但却以服务产业为主,很难找到特大型的制造业公司。以上两个原因使得今天的伦敦避免因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大规模制造业而带来严重污染,也正因此,伦敦的大气质量具备了较强的“可塑性”。
对于美国在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的雾霾史,中国人民大学美籍教授查尔斯·沃顿(Charles Wharton)介绍说,美国最有力的环保措施,可追溯至20世纪60—70年代。当时,美国的大气质量迎来了一个重大变革,不少有力度的大气质量保护规章出台,包括《清洁空气法案》等,这是美国抗击雾霾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另外,媒体关于大气污染的大规模报道,非政府组织向立法者施压等其他举措也促成了美国政府环境立法的实施。1970年4月22日,约两千万美国民众在美国各地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呼吁保护环境,后来这一天被美国政府定为“地球日”。
巴西圣保罗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图罗·维杰瓦尼(Tullo Vigevani)在采访中对记者表示,巴西也采取了一定措施治理大气污染。如在联邦、各州政府机关都设有具体机构负责雾霾治理;圣保罗市自1999年起出台了相关环境法,规定每辆车每周必须限行一天。
全球大气污染治理并非“零和游戏”
采访中,布拉迪克对记者表示,当前,各国人民已普遍认识到,一国的大气质量会影响其他国家。因此,大气污染治理问题在区域与全球层面更为突出。尽管许多国家的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超越国界的环境治理,却尤为困难。
超越国家层面进行大气污染治理,无法脱离国家主权的属性。在制订全球减排计划的过程中,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异,全球性减排目标往往与各国经济增长目标冲突。这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鸿沟。
布拉迪克认为,全球大气污染治理并非“零和游戏”,发达国家应与发展中国家携手,共同致力于制定既符合本国国情,又利于全球发展的大气污染治理政策。
沃顿表示,目前,全球协同减排的意愿还不够强烈,尤其是在各国未能就新的减排目标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更有必要提升各国全球大气污染治理的责任感。
探究环境问题不能忘记历史
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大气污染治理亦需要人文学科的助力。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历史系教授汤姆·威廉姆森(Tom Williamson)认为,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不仅要有科学依据,更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美国堪萨斯大学历史系教授艾德蒙·罗素(Edmund Russell)对本报记者表示,科学家洞悉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历史学家则清楚人类的过往经验,因此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环境治理政策更可取,也更有效。
英国阿伯丁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保罗·杜克斯(Paul Dukes)对本报记者表示,在探究环境问题时,不能忘记历史。史学界在解释二战以来环境问题及其发展变迁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通过这些研究,历史可以为人类治理大气污染作出贡献。
另外,依靠文字的力量,文学作品可从精神层面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在英国小说中,烟雾是常见的主题,象征潜在的危险或为神秘事件做铺垫。英国的诸多小说中都蕴含着烟雾的引申含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