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气尘合治百日攻坚不松劲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百日攻坚’行动中,将依法取缔市区一环以内的燃煤锅炉,或要求企业使用节能环保的锅炉。”在浙江省金华市市区大气污染防治“铁腕6号”执法行动第一次检查中,兼任检查组组长的金华市环保局总工程师王加其向企业主通报了本次行动的任务和目的。
这次执法行动是为配合自去年10月开始的金华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提升“百日攻坚”行动而开展的。执法行动由金华市环保局牵头,联合公安、建设、行政执法、国土、市场监管等5个部门组成了4支联合执法督查组,分别对金华市市区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工业废气污染和餐饮油烟等服务行业污染开展拉网式突击执法检查。
多部门协调联动实行气尘合治
据金华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因金华地处金衢盆地,就如同一口蒸锅一样,一旦有污染难以扩散。根据浙江省环保厅通报,去年前三季度,金华空气质量排名全省末位。而每年的冬季又是雾霾天气的高发季节,10月~12月,也是金华空气质量最差、雾霾天气最多的时段。
据金华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分析,金华市除工地扬尘、汽车尾气等本地污染外,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污染的罪魁祸首。
金华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气尘合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应的运行和管理制度,使大气污染治理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和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金华市委书记徐加爱表示,各级各部门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和督查考核机制,抓统筹、严问责、聚合力,以铁腕推进各项工作。
自2014年10月,金华市环保、建设、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为期近百日的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打响了一场力度空前、攻坚克难的大气污染攻坚战,力争在年底摘掉大气污染倒数第一的“黑帽子”。
据了解,金华市环保局为“气尘合治”及时提供数据依据和技术支持,并定期梳理汇总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和“百日攻坚”行动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同时,金华市“气尘合尘”办公室对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和黄标车淘汰工作分别实行每月、半月、十天一通报,强化督办,确保任务完成。去年10月~12月,共发布预警分析和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12期、大气污染防治通报3期、“百日攻坚”行动通报6期和黄标车淘汰通报9期。
科学治气精准发力百日攻坚成效明显
在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中,降“尘”、控“烟”、禁“煤”、管“车”成为四大“重头戏”。
在降“尘”方面,金华市在重点区域所有城市道路,实行每天16小时循环洒水作业,确保严控道路交通扬尘;在城区重点建筑工地,落实现场围挡和砂土覆盖,安装塔吊自动喷雾系统和冲洗设备,确保工地低扬尘施工。
在控“烟”方面,金华市开展整治餐饮油烟等服务行业污染行动,取缔占道经营、无证经营和居民区敏感点附近的非法露天烧烤;督促保留餐饮业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装置;查处焚烧工业废弃物、露天场所和公共垃圾容器内焚烧垃圾行为。
在禁“煤”方面,金华开展了整治燃煤锅炉行动,对未经审批擅自安装或未通过年审的锅炉责令停止使用;对未采取有效除尘措施的责令限期整改。
在管“车”方面,金华实行了强化车辆及交通管理行动,利用“早淘汰、多补助”政策鼓励黄标车淘汰;实行“僵尸黄标车”、老旧车强制注销和政府部门、营运单位黄标车率先淘汰。
截至2014年12月底,金华市共查处机动车载物行驶时遗撒等违规行为1874起;取缔露天烧烤51家;排查86家锅炉企业,其中61家已安装除尘设施,取缔15家,责令整改9家,立案查处1家;共淘汰黄标车5万多辆,完成浙江省下达任务的128.97%,市区完成率达到126.62%,位列浙江省第三。
开展十大专项行动形成治气合力
今年,金华市将紧紧围绕2015年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10%以上的大气污染防治硬指标,集中力量摸清大气污染底数,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强大的治气合力,深入实施金华市大气污染防治2014年~2017年治理规划,切实按照控煤、限车、降尘、禁烟的总纲领,扎实推进清洁能源、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扬尘控制等十大“气尘合治”专项行动,实现年底前基本建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淘汰所有黄标车,落实施工现场100%围挡以及所有燃煤锅炉和工业窑炉关停改造等治气降尘的主要目标。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