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水源地遭垃圾"围堵"委员吁建主动防控体系
“水源地保护是饮用水安全保障的‘第一道防线’。但部分地区的水源地被生活、工业等垃圾‘围堵’,水源地受污染直接威胁群众饮水安全。”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院长马宗保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水源保护规划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主动防控体系。
马宗保介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水源地保护面临很大压力。而且相当部分水源地划定的保护区内存在大量农田和民居,由于历史原因,农田和民居住宅建设在前,划定水源保护区在后,主动管理防控难以到位。
针对这种现状,部分地区对保护水源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比如,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宁夏,已尝试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进行了划界,设立了保护界碑、界桩及警示标志,以此实行分级、分区保护。
在此基础上,马宗保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主动防控体系,加强集中式水源地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水源地环境监测的预警和应急监测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水源保护规划和生态补偿机制。
从具体操作层面上看,马宗保说,被开发划定的饮用水水源地应建立卫生防护带,防护带内不得修建饲养场、厕所,不得堆放垃圾,不得用污水灌溉土地,不得施用持久、高残留的剧毒农药等,将现有的工业生产企业、养殖场逐步搬出保护区。同时严格控制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周边地区新建项目的审批,提高准入门槛,对不符合布局或选址不当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