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助力“水十条” 环规院正编制配套文件
日前,环保部污防司组织召开了《水十条》配套文件与资金政策讨论会,与会专家建议逐步推广运用PPP模式,构建社会资本水污染防治投入回报机制。环保部环规院下一步将集中精力抓好考核办法、目标责任书、工作方案、投融资等相关领域的技术文件编制工作。
为推动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水十条》),环保部污防司分别组织召开了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编制技术指南与《水十条》资金筹措方案讨论会。环规院水环境部主任王东研究员就《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编制技术指南》、《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这两个文件的编制情况、基本思路、关键环节、有关考虑等作了汇报。
同花顺财经从环规院了解到,该讨论会还重点就《水十条》的投融资政策进行了研究。与会专家认为,仅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无法满足投资需求要求,构建社会资本水污染防治投入回报机制,结合财政部、环保部出台的《关于推进水污染防治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实施意见》,逐步推广运用PPP模式。
今年4月,国务院正式印发《水十条》。根据相关测算,到2020年,完成《水十条》相应目标任务需投入资金约4万亿至5万亿元(近3年约投入两万亿元),其中各级政府要投入约1.5万亿元。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15年中央财政预算,今年中央对地方节能环保支出专项转移支付中,水污染防治资金预算为130亿元,中央财政支出相对于万亿级的水污染防治资金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因此,更多的资金还需要地方财政和市场的支持。
按照《水十条》的政策要求,一方面要通过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则要用好税收、价格、补偿、奖励等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充,从而来满足上述资金需求。与此同时,自2014年底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保等领域工程项目建设、运营和管理。
据同花顺财经获悉,目前通过市场机制筹集资金的主要方式有银行信贷、地方政府推出的债权权益产品、私募债产品等、以及推行PPP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目前,重庆、湖南、安徽、浙江、江西、北京等多地均已发布PPP相关投资计划,规模均在千亿元水平。统计数据显示,各地已披露的PPP项目计划投资总额已经突破1.6万亿元,其中环保项目超过1270亿元。
污防司司长赵英民司长此次在会上强调,《编制指南》和投融资政策等十分重要。他要求环规院需抓紧修改完善相关文件、政策,为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科学扎实落实《水十条》提供技术支撑。
据同花顺IFind统计,水污染防治企业主要包括首创股份、碧水源、国中水务、重庆水务、万邦达、兴蓉投资等。其中涉及ppp概念的主要为碧水源、万邦达、兴源环境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