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膜是把“双刃剑” 污染严重还需技术创新根治
更新时间:2015-07-31 09:32
来源:
作者:
阅读:1911
对于严重缺水的宁夏西海固地区来说,在农业种植中采用农膜是非常有效的提高产量的措施。然而,农膜的使用也带来了新问题——白色污染。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保护好珍贵的土地?我们来到西海固地区的固原市原州区,实地调研当地农膜污染治理情况。
农膜抗旱有功污染难治
时至7月,宁夏西海固旱区,级级梯田在沟壑间无限延伸,无限延伸的还有无数道白色的带子——这是当地农民为了给作物保暖、防止水分蒸发而在垄上覆盖的农膜。近年来,广泛使用的农膜,在帮助农作物显著增产的同时,衍生的白色污染问题也日益困扰着人们,西北旱区尤甚。
走在西海固千沟万壑间,时不时就能见到树枝上缠绕着的农膜残片在风中飘舞。
西海固位于宁夏南部,是黄土丘陵旱区西吉、海原、固原、彭阳、同心等6个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的统称。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其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之一。西海固“不适宜人类生存”,是因为它极端干旱。
在固原市原州区,区水务局节水办副主任张志学向我们介绍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占世界人均的28%,西海固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4.35%。年均蒸发量2299.8毫米,降雨量却只有277毫米,而且集中在7月至9月。遇上极端气候年份,全年没有降水。春天播下玉米,如果能下点雨,保住了苗,秋后就能有收成;如果没保住苗,下一年的口粮就得从外地买。”
为了抗旱,自上世纪80年代起,原州区开始大力推广农膜覆盖种植技术。原州区彭堡镇蒋口村52的农民韩廷明回忆说,刚开始,政府免费提供农膜,号召老百姓覆膜种庄稼。以前,种子撒进地里,如果不反复浇水,就很难发芽。“用上农膜后,在点种位置扎个洞,出苗又快又好。覆膜种玉米、马铃薯,不用怎么浇水,与不覆膜时相比,产量起码要增加30%。”
农膜最初主要用于玉米、蔬菜、瓜果种植。近年来,随着抗旱减灾农业的发展和春秋双季作物的大面积推广,覆膜拓展到马铃薯、蔬菜、葵花等多种作物。“原州海拔2000米以下适合覆膜的耕地有125万亩,目前实际覆膜已达92万亩,覆盖全区11个乡镇。春秋覆膜2009年只有11.3万亩,到2014年已经达到35万亩,5年增加了300%以上。”原州区常务副区长陶文科说。
农膜种植的好处不言而喻。然而,“白色污染”问题随之而来,并日益明显。
“最初覆膜保苗增产效果确实很好,可是几年后,出苗率下降得很厉害。”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种田大户姚选说。姚选流转了2000多亩田,全部实行覆膜种植。最近几年,他发现不少庄稼苗长到四五厘米高时就死了。开始,姚选以为是由于营养不良,或是感染了病虫害,但尝试各种办法都不见效。有一次,他拔出一棵死苗,无意中带出一团残膜,死苗根系紧紧扎在残膜团里,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残膜裹住了根系,作物吸不到水分,被渴死了。
陶文科说,农田残膜污染上世纪80年代就有,但最初农膜用量较小,对土壤及环境影响不大。进入本世纪,特别是从2004年起,随着覆膜保墒、设施农业面积增大以及食品包装袋的广泛应用,耕地里的残膜越来越多,树枝、田埂、农家院落随处可见。据测算,原州区内各类残膜残留量多达2300吨,其中700多吨残留在农田土壤里,主要分布在30厘米以上的耕作层中;1500吨残留在田埂、树枝等处;还有约100吨残留在农家院落,以破烂编织袋、食品袋为主。
探索残膜回收治理初见成效
意识到残膜的危害后,姚选赶紧安排人手清理。谁知这些残膜特别薄,和土壤混在一起,铁耙一扯就碎,而且只能捞出稍大的残片,更多的小碎片仍残留在地里。一名壮劳力,一天最多清理一亩地。“连土在内,大约有二三十斤,送到废品收购站只能卖十来元。一个人工一天工资150元,连送废品站的油钱都不够。”
“农膜越薄,成本就越低,农民一般选用0.008毫米厚的。这种膜超薄易裂,别说手工回收,就是机械都不容易收净。”陶文科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