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生态园:打造绿色生态智慧园区
■园观察
4月7日,德国奥尔登堡城市展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中德生态园举行,奥尔登堡市驻青岛代表处签约成立并揭牌。通过40个涵盖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教育科技、体育运动及文化休闲等方面的画面,全面向青岛市民展示奥尔登堡市的城市风貌及人文特色。
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全过程
借鉴德国莱茵模式、DGNB评价体系及节能环保技术政策体系,立足于能够操作实现,立志于可复制、可推广,合理设定各项指标标准,动态评估调整,中德生态园设置了园区31项控制性指标,9项引导性指标共40项生态指标体系,从经济优化、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方面保护园区生态环境,为中德生态园的各项建设划下了“生态红线”,充当了中德生态园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全程“导航仪”,并作为统领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控制碳排放的主题主线,贯穿于各项工作。取得德国三大认证机构之一的TÜVNORD公司认证,形成了可指导落户项目规划设计的生态设计手册、政府行政审批把关的部门操作指南和调整完善指标体系的统计监测方案等三个最终成果,明确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控制措施。
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中德生态园从规划开始就致力研究解决产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控制问题。
为有效解决规划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突出问题,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强化规划编制协同,通过概念规划指导、指标体系统领、专项规划深化,做到各项规划之间的无缝衔接和深度融合,将其中14项指标落入控规,进行法定管控。
新技术、低能耗建筑得到普遍推广
2014年9月26日,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观摩会园区召开,2015年11月6日,全国被动房大会施工现场观摩会在园区召开,园区四个项目通过“青岛市标准化工地”验收。
这是中德生态园推行绿色施工带来的成果。园区确定了100%绿色施工的目标,提出了原有地貌肌理保护2020年不小于60%的目标,并要求所有新建道路五年不得出现开挖现象。开展生态敏感性评价,分区域划定碳控标准,所有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不破坏原有地貌、植被、水系和机理,实行临时堆土覆盖、工程区洒水降尘、建筑垃圾分类回收、噪音和光污染控制等措施,按照“工期、质量、环境、投资、安全、创新、绿建施工”七位一体模式进行开发建设。
编制了园区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确定了100%推行绿色建筑(包括工业厂房)的建设目标,计划2018年底前再开工270万平方米。其中体验运营中心已投入使用并获得国家绿建三星设计标识;德国中心获德国DGNB可持续建筑评估体系金奖预认证,及国家绿建三星等级设计标识双认证;弗莱社区安置房获绿建二星等级。参与住建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标准拟定,计划2016年形成青岛地区技术标准。园区被动房体验中心已竣工,计划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目前项目已申报实用新型专利6项,促进了国内被动房门窗系统等建材企业的技术升级和整体水平提升。
独具特色的低碳城市环境正在形成
按照“全面实施,务实推进;德国元素,弯道超车;产业孵化,标准固化”的总体思路,中德生态园将海绵城市建设与低碳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对园区内原有塘坝、冲沟、河流进行保留,降低能耗,涵养水源,提升固碳效果。2018年底前计划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海绵城市工程,总投资约10亿元。园区富源2号线、9号线、市民休闲广场通过设置渗井、渗管储水、滞留塘、滞留带储水、渗水、下凹式绿篱、透水铺装等10余项海绵城市技术措施,体现生态环保理念。
中德生态园推进园区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100%的目标,打造国内一流的信息高地,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创建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在未来五年内将在公共信息平台、智慧感知与环保工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八个领域重点开展智慧园区创建工作。
探索实施PPP混合投资方式,引入有经验的智慧社区建设单位进行投资建设,通过“互联网+城镇化”的建设模式,在社区内建立起管理平台、民生服务平台、弱电智能化系统、三网融合通信和电视系统,让百姓体验到更多的便利和舒适。目前,智慧政务、E生活管家、平台硬件已全部完成,智慧社区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