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力保水源安全
记者在近日召开的第三次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甘肃省将结合“十三五”规划开局和整体工作部署,狠抓9项核与辐射监管重点工作,其中饮用水水源地放射性监测工作格外引人关注。
据了解,根据环境保护部等9部委《关于开展饮用水放射性监测与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2015年甘肃省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已开展了全省饮用水放射性摸底调查工作。依托市、州采样送检,甘肃省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累计分析了100个点位的饮用水放射性调查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全省各县区主要饮用水源地放射性水平均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值内。
2016年甘肃省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将对监测点位进行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正式启动饮用水水源地放射性监测工作。
据了解,甘肃饮用水水源地放射性监测主要围绕县区及以上城市城区集中式饮用水供水水源地、市场大量销售的瓶装桶装水在辖区内的取水水源地,及其周边的核设施、伴生放射性矿等三大类目开展,特别关注土壤、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和浓度相对较高地区的饮用水水源地。
作为核资源大省,甘肃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放射性监测工作势在必行。这项工作的开展,目的在于掌握饮用水水源及周边辐射源现状、核设施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及其对周围水体环境的可能影响。长期的常规性监测将积累大量可靠的饮用水水源地放射性水平数据,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放射性监测常规监测点设置提供依据,为加强全省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和治理提供依据和支持。
为保证此项工作的开展和其他核与辐射监管措施的顺利实施,甘肃将在近期内进一步加强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在全省各市州及部分县区建设30个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在全省各县区增设土壤、饮用水、生物等辐射环境监测点位60个;进一步优化完善国控网布点,并按国家要求落实辐射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同时,定期开展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演练,进一步健全省市两级辐射事故应急响应体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