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两家企业违规处置危废被查
图为环境执法人员深夜采集涉案吸粪车内水样。杭州市余杭区环保局供图
◆本报记者钟兆盈通讯员俞晓丽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环保局近日联合多个部门,连续奋战10个昼夜,查清良渚港河道白色污水来源。
目前,公安部门已对涉事污染的两家企业相关人员采取刑事拘留措施,环保部门也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良渚港惊现白色污染带
这天上午,余杭区环保局接到群众举报,原本清澈的余杭区良渚港瓶窑段出现一条白色污染带。余杭区环保局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赶赴现场。
现场的情况比想象中复杂。除了良渚港有白色污染物外,瓶窑镇长命村石山下组54号南侧的市政污水井,水位较高且呈白色,村内的沟渠里也形成了500多米的白色污染带。
眼见污染物四处漂散,环保人员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立即对沟渠、良渚港内污水进行应急处置,向污染带投放生石灰、明矾及絮凝剂,在下游设置拦油绳、吸油纸,全力消除河道污染。
多部门合作寻找污染源
案件发生后,余杭区环保局得到了瓶窑镇政府、区住建局(水务公司)、区公安分局等单位的通力协作,成立联合工作组,合力做好污染案件的调查处置工作。
当天,他们就组织人员对污染带周边500米范围及良渚港沿线企业、农户逐一进行排查。连续两天对重点可疑单位进行地毯式检查;对农村生活污水管网进行倒查,开展水样采集、调查取证、查看监控等工作。同时,对全区范围内有白色液体使用和产生的单位进行重点排查。
他们通常是白天组织排查,晚上召开污染案件专题研究分析会,有些时候,工作组需要讨论至翌日凌晨。10天内,他们先后排查周边企业120余家(次)、农户60余家,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采取水样64瓶。
出动机器人追踪肇事者
污染物到底从何而来的呢?工作组人员经过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初步判断污染物是机械加工用的乳化液,属于危废,有一定的毒性,对水体、土壤产生危害。
良渚港污染带周边500米范围内,遍布60多家企业。到底是谁在知法犯法?联合办案人对照着企业名录展开地毯式排查,圈定名册上的排白色污水的重点可疑单位。
排查工作一开始就遇到很大的困难。比如污水管排查,执法人员趴在管口向里面望去,只能看到一小段。有些排污管出口,在狭窄的地方,连一小段都看不到。遇到管道转弯,如果不借助工具,则无法找到源头。
于是,环保人员会同区住建局(水务公司)动用了一个特别帮手——机器人探查设备。这是一个带着360度摄影装备的小机器人,它会游走在生活污水管网中,看看里面是否有白色污水排出。机器人先后在河道里探查了近10家企业的排污管,排除可疑对象,缩小包围圈。
随着机器人探管深度的推进,令人激动的消息传来。排查组发现西湖数控机床、西湖台钻制造分公司两家企业有非法处置危废品的重大嫌疑。这两家企业共用一个厂区,从企业废液处理池抽取的废液检测与河道内的白色污染物成分高度吻合。
企业涉案人员被刑事拘留
在排查中,区环保局调查了西湖数控机床、西湖台钻制造分公司两家企业危废处置情况。根据收集到的证据,最终确定为西湖数控机床、西湖台钻制造分公司未将全部废乳化液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而绝大部分委托给无资质单位通过环卫吸粪车非法倾倒,导致良渚港瓶窑段水质受到污染,初步判断倾倒量在3吨以上,涉嫌污染环境罪。
环保人员调查时发现,涉案的两家企业均与正规的废液处理单位签订了危废品处置合同。合法合规处置一吨危废品的价格约三四千元,而通过偷排的成本要低很多了,也就是说企业为了降低排污成本而将绝大部分乳化液委托给无资质单位通过环卫吸粪车非法倾倒。
目前,公安部门已介入,并对涉案的吸粪车驾驶员何某和西湖台钻制造物流部主任方某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其中一名因身体原因取保候审。环保部门已对这两家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环境违法企业对其违法行为公开致歉,表示将彻底整改存在的问题,并承诺切实担负起环保主体责任和义务,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再发生类似环境违法行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