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加速水环境治理工程 明年告别黑臭水体
明年底,许小河、关镇河、十五里河等河道补水时,由废水处理变成的再生水就能大显身手了,届时合肥对稀缺水资源的利用会更加“精打细算”。昨日,市城乡建委对市区入湖河流水环境治理及最新的重点工程情况进行了盘点,今年下半年,还有一大批建设项目正在推进,未来将为做好全市“水文章”出力。
【水功能提升】四里河、板桥河等“清肠”长达78公里
自“十二五”以来,合肥先后投资近60亿元用于水环境工程建设。完成了南淝河市区段、四里河、板桥河、二十埠河、许小河等市区9条河道78公里的综合治理,建成沿河截污管195公里,整治河道排口174个;对南淝河市区段17.3公里和板桥河入南淝河段3.6公里实施清淤,清淤总量约70万方;完成了二里河箱涵全流域清淤和入河口闸门设置工程,有效控制了污水入河污染水质的问题。
今年初,又对市区南淝河、十五里河、四里河等9条河流约144公里的排口进行逐一排查和水质监测,普查排口608个,监测排口水质数据828个,发现雨污混流排口26处。根据安排,正督促各辖区政府开展雨污分流整改,目前发现的26个混流排口,有14处已完成整改,其余12处正在整改之中。“如今,市区河湖水质日趋向好,水环境质量会明显改善。”相关负责人表示。
【水生态修复】许小河、十五里河“补水”将用上再生水
鉴于市区河道基本是无源之水,为增强河道生态基流,提高南淝河水体自净能力,合肥市建立了南淝河生态补水机制,市财政每年安排南淝河生态补水专项经费,根据南淝河水质情况,定期实施河道补水。
“十二五”以来,南淝河生态补水约6000万立方米,有效改善了河道水质。此外,结合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王小郢等市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主要出水指标达到地表水IV类),扩大再生水河道补水。目前,许小河、关镇河、十五里河等再生水补水管网及泵站工程正在建设,预计明年底可投入使用。
【水污染治理】明年全市建成区基本告别黑臭水体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是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统一部署,合肥已经完成了市区水体的普查工作,排查上报黑臭水体23处,根据要求,2017年底前城市建成区将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截至2016年7月底,蜀峰湾公园南湖生态治理工程已开工建设,完成工程量40%;河东水库生态修复工程施工单位已进场;许小河生态补水和王建沟河底清淤两项工程正在进行施工招标。市级考核的19个项目全部列入2016年大建设计划,已完工3处,开工建设2处,其余14处正在加紧施工招标和前期工作。
目前,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6座,总处理规模达到173万吨/日。其中城区12座,总规模135万吨/日;四县一市14座,总规模38万吨/日。“十二五”以来,市区新建污水管道864.6公里,新建污水泵站5座,扩建污水泵站1座,新增污水输送能力10万吨/日。
新闻延伸
全市今年水环境重大工程一览
1.污水处理厂建设
今年,合肥在建污水处理厂5座,拟开工2座,新增污水处理规模62万吨/日。分别是:
①小仓房污水处理厂二期,规模10万吨/日,即将通水调试。
②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三期,规模10万吨/日,计划2017年8月通水调试。
③清溪净水厂PPP项目,规模20万吨/日(全地埋式),采用PPP模式建设,计划今年12月完成箱体结构施工,2017年5月通水调试。
④肥东污水处理厂三期,规模5万吨/日,已建成试运行。
⑤巢湖经开区花山污水处理厂,规模2万吨/日,已开始联动调试。
⑥胡大郢污水处理厂,规模10万吨/日(全地埋式),采用PPP模式建设,下半年开工建设。
⑦于湾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5万吨/日,已完成立项、可研,正在编制PPP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年底完成招标,2017年底建成。
2.污泥资源化利用PPP项目。
规模600吨/日,2015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2016年底一期(规模200吨/日)建成投产。
3.再生水利用工程。
开工建设许小河、关镇河生态补水工程,规模为10万吨/日;完成高新区热电联产再生水利用工程(规模为5万吨/日)前期工作。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