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超越”PM2.5成为多地最主要空气污染物
空气污染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相信很多人会不假思索的回答是PM2.5,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其实PM2.5“第一把交椅”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甚至在很多地方已经“易主”了!
根据环保部公布的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数据显示,今年6-8月份,臭氧已经取代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成为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的空气首要污染物。
8月份,京津冀区域臭氧超标率为12.7%;长三角区域,O3超标率为23.2%;珠三角区域,O3超标率为23.3%。
另外,四川省8月空气中以臭氧污染为主,南京日前连续多日空气中臭氧严重超标,深圳臭氧已成为深圳的首要大气污染物……
臭氧污染
臭氧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在常温常压下,为淡蓝色气体,微量时有“清新”味,浓度高时味道呛鼻。在常温常压状态下,臭氧稳定性较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
地球上绝大多数臭氧处于距地面25公里左右的平流层,它们吸收掉了大量的太阳紫外线辐射,成为地球的重要屏障。此外,臭氧还具有很强的消毒及灭菌功能。
但是,如果近地面的臭氧浓度过高,则会成为晴空下的无形“健康杀手”。我国空气质量监测标准规定,臭氧每小时平均浓度超过200微克/立方米,即为超标;某一日臭氧的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超过160微克/立方米时,当日即为臭氧污染。
人体大量吸入臭氧后会导致咽喉肿痛、胸闷咳嗽,严重时会引发支气管炎、肺气肿。臭氧还会刺激人的神经系统,造成头晕头疼、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等。
研究表明,空气中臭氧浓度每增加100微克/立方米,人的呼吸功能就会减弱3%。如果臭氧浓度过高,可引起脉搏加速,在这样的环境中停留1小时,可能会发生肺气肿,甚至死亡。
产生原因
矿物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会在空中四处飘浮,其中部分氧原子慢慢与空气中氧气分子结合,就会形成臭氧。虽然臭氧污染发生在天上,其实根本还在地上。
与PM2.5相比,臭氧污染一般发生在蓝天白云的好天气下,尤其是在夏秋两季的高温、强光辐射的作用下。而工厂燃煤、机动车尾气、石油化工等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则是促进臭氧生成的主要因素。
污染源排入大气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的能量,使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生成臭氧等二次污染物。
如何防治
2015年,我国74个重点城市臭氧年均浓度继续上升,上升比例为3.4%。在京津冀地区,臭氧成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已超过PM10,仅次于PM2.5;在长三角地区,臭氧成为唯一不降反升的污染物。
2016年上半年,我国地面臭氧平均浓度为89.8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同期升高8.2%。相对高值区域分布在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西北地区东部。
那么,对于日益严重的臭氧污染,我们应该如何防治呢?有专家指出,治理臭氧要和治理PM2.5一样抓住工业排放的源头,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上控制臭氧污染。
臭氧治理应与PM2.5治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制定针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氮氧化物的总量控制规划,实行区域大面积综合治理。
另外,臭氧的流动性很强,应建立区域防控机制,共同治理。环保部门应该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支持科研部门加强对臭氧治理措施的研究及监测等工作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