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天爷不给力,还是治理不到位
12月16日下午15时,一张雾霾进京的照片在微信上刷屏。蓝天下,雾霾逐步笼罩了北京的大楼,蓝天与雾霾的分界线非常明显……
16日至21日,京津冀及周边6省市,将发生今年入秋以来最严重的区域性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长达6天左右。
其实,为完成年度细颗粒物浓度下降的考核任务,京津冀早已采取措施,如石家庄推出史上最强的“利剑斩污”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到12月31日,主城区单双号限行,除承担居民供暖等重点任务的生产线外,所有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全部停产。
即使采取最严措施,重霾还是来了。到底是老天爷不给力,还是治理不到位?
“我国二氧化硫、PM2.5等大气主要污染排放量仍在2000万吨左右的高位,环境承载力超过和接近上限,正如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所说的,如果大气污染有显著改善,让大家都能感觉得到的话,一定要降到千万吨以内。”环保部大气司大气环境质量管理处调研员段光明博士说。
大气治理迎来了艰难的12月
今年7月,中国工程院发布的“大气十条”中期评估报告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和超标率均逐年下降,大多数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
“今年前10个月,全国空气污染防治形势都比较好,大家比较乐观地认为完成今年指标没什么大问题。但11、12两个月带来真正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郝吉明说。
“今年国家给山西下达的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是要求优良天数比例能达71.4%,PM2.5浓度在2015年基础上再下降4%。”山西省环保厅王丽玲说,“到10月,两项指标均超预期进度。但11月,所有成绩被消耗殆尽,PM2.5下拉了近8个百分点,单月优良天数同比减少了近20天左右。整个11月,我们过得特别艰难,但我们迎来了更艰难的12月。”
据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数据,截至11月底,北京空气中PM2.5平均浓度为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85天,同比增加10天。
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到2017年,北京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北京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是有一定风险的。”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说。
地面平均气压十多年最低,扩散不利
“气象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外因。”17日,在北京举行的2016年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上,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主任贾峰说,去年发生了自1998年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气候事件,导致北京出现了自1961年以来最长的静风气候过程,风小,重污染过程频发。
今年气候条件依然欠佳。中科院大气所研究员王自发解释说,今年厄尔尼诺切换成拉尼娜,但仍延续气候异常状况。进入秋冬季以来,北方地区温度明显偏高,冷空气活动明显偏弱,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第四季度平均多个气象要素均表现为自2000年以来明显偏差的情况,如地面平均气压十多年最低,湿度明显偏高,地面风速明显偏小。尤其是进入12月以来,冷空气活动强度弱、频率低,大气污染扩散能力的降低已导致12月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多次重污染过程。
减排是核心,实施冬季特殊季节管理
郝吉明强调,“打一场全面完成指标战,不把冬季作为特殊时期来处理是不可能的。应对冬季污染,应成为防治大气污染新常态下的一项任务,而且不能靠临时应急,需要长期科学规划来推动”。
“特殊季节管理,将是2017年北京等城市的大气治理特色。冬季管理更严格,从夏季就要提前布局,对企业生产等进行调节。”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主任解洪兴说,环保部已公布了冬季错峰生产规划,但各地区还要做好本地研究,本地排放总量、哪里减排等都要规划好。“这不能是短线的,像污染源清单等要成为常规性的工作。”
解洪兴强调,短时间高浓度的空气重污染比长时间低浓度的对人体健康危害大很多。从今年开始,国家对重度污染天应急真正重视起来,红色预警一公布,各地就能紧急行动起来。“预警能力和应急措施与去年相比,有了巨大改善。”
据研究,我国大气环境容量跟当前排放量相比,超载非常严重。超载最严重地区是东部,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次性颗粒物和氨。
“要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没有减排只能靠风吹是没有出路的。污染减排是核心,是硬道理。”王金南说,但究竟主要污染物要削减多少?这就涉及到科学和技术问题。“我们可以推算出这些污染物最大削减幅度应该是多少。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次性颗粒物和氨至少要削减43%、45%、50%和40%左右。根据目前的削减进度,那就得到2030年了。而且每个省、每个市,都要做达标规划,把削减做得可操作、可实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