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以“工匠精神”精准治气
十堰报道3月15日早上8时许,湖北省十堰市大气办工作人员蔡敏早早来到办公室,小心翼翼地将两张写有数据的绿色小卡片贴入墙上一张空气质量日报表。每天一大早贴数据小卡片,十堰市大气办工作人员已坚持做了两年。
这上面的数据代表PM10、PM2.5浓度,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空气质量等级。蔡敏说,一般来说,颜色越深代表空气质量越差,其中绿色为优,黄色为良,橙色为轻度污染,红色为中度污染,深紫色为重度污染,褐红色为严重污染。
记者在这张空气质量日报表上看到,上面密密麻麻贴满了各种颜色的小卡片,犹如千军万马“沙场”布阵,气势蔚为壮观。
“看,绿色与黄色小方格越来越多,说明十堰城区空气质量越来越好。”十堰市大气办工作人员吴双指着这张表说,这其实是一张十堰城区“气质”变化图,反映的是十堰城区从2013年开始对外发布PM2.5数据以来的变化趋势。
除此之外,十堰市(城区)还出台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联动工作机制。当污染状态(AQI大于100)超过3小时且没有明显好转时,十堰便立即启动大气污染防治联动响应,督导有关部门采取增加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排污单位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增加道路冲洗降尘频次等举措,各负其责,防治大气污染。当污染状态达到连续24小时均值的AQI大于200时,则启动重污染天气Ⅳ级(蓝色)预警,督促各部门做好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响应。
蔡敏说,两种响应针对的是不同程度的污染天气,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到每天、每小时,目的是为了减缓空气质量恶化,或改善空气质量。
在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应急工作的同时,十堰还发扬“工匠精神”精准治理大气污染。
为了找准十堰市“内在”大气污染源,十堰抽调一大批高学历人才,大力开展大气污染源解析,通过多次深入解析,燃煤锅炉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工业企业废气污染等大气污染“大头”逐渐浮出水面。
为精准治理大气污染,近几年十堰打出一套“组合拳”:对全市4家水泥厂、两家热电厂实施脱硫脱硝改造;制定燃煤锅炉淘汰补贴制度,中心城区累计淘汰燃煤锅炉158台近700蒸吨;更换老旧黄标车,其中累计投放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176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10辆,LNG天然气公交车371辆;加强道路扬尘管理,配置抑尘车,在主要道路实施喷雾降尘;对建筑工地扬尘“约法三章”,施工现场采取喷淋、围档、硬化等多种举措;对中心城区55家加油站、两座油库、79辆油灌车实施油气回收改造等。
通过努力,十堰空气质量越来越好,连续3年空气优良天数位居全省前三。2016年,十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5天,达标率为80.6%,首超80%。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