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政府企业公众合力治水
地处钱塘江上游,地理位置的敏感性赋予浙江省富阳区“一江清水送杭城”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自开展“五水共治”以来,富阳累计投入100.2亿元,实施治水项目260个,共有500余家企业因环境问题被关停或要求转型。通过治水,消灭垃圾河13条、黑臭河11条,辖区内无黑臭河及垃圾河。
“无缝隙”监管、“零容忍”执法,生态底线不可逾越,成为富阳环保工作的常态。一方面加大“智慧环保”建设力度,编织环境监测“天罗地网”,另一方面坚持严字当头,以新环保法为有力武器,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准入、最严格的环境执法。
仅在2016年1月~10月,富阳就已否决重污染审批项目12个,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1387个,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316家。
政府推进机制创新
2016年,富阳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建立富阳区黑臭河、垃圾河“反弹”问题责任追究制度(试行)的通知》《关于建立富阳区乡镇级以上河道三色预警机制的通知》及《河长标准化管理办法(试行)》,给各级河长套上了“紧箍咒”。同时,打造多功能“智水”平台,探索“互联网+治水”新模式。
为打通环保“最后一公里”,坚持以生态环境质量报告制度为引领,增强街道乡镇政府的责任感,推进乡镇一级生态环保责任的落实。
渌渚镇政府把100多项生态环保目标任务,按责任要求分解到相关科室,并将这些工作定性为长期任务,使乡镇生态环保有人管、有人做、有考核、有落实。
常安镇党委在责任制落实中,把整治化工行业、建立村规民约作为落实责任的重要环节,先后关停淘汰小化工企业30余家,建立村规民约50余条,改变了以往生态环保工作主动性不够的状况。
东洲街道推出生态环保属地管理到村,哪个村域范围出现环境问题,就要追查到这个村的领导。
企业履行主体责任
近年来,富阳不断推动环保主体责任在企业的落地生根。在第六轮造纸行业“洗牌”中,126家企业被判了“死刑”,“活”下来的企业则必须按照吨纸废水排放量控制在10吨以内等严格要求进行规范提升。
逐利是企业的本能,但逐利必须有底线。50多家造纸企业合并为4家造纸大集团后,都把环保视为生命线。
其中,白板纸产能列浙江省第一位的永正控股集团,投入5000万元对污水处理、污泥焚烧、烟气脱硫脱硝等设施进行提标改造,70%的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
春胜控股集团形成了以废纸为原料生产白板纸,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污泥焚烧发电供热的闭合循环产业链,把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做到了“榨干吃尽”、变废为宝。
新胜大控股集团内设由总裁任组长的安全环保部,每家分公司有一名安全环保专员,实施环保精细化管理。鸿昊控股集团以环境管理制度化、治污设施运行规范化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并制定了中长期转型升级发展战略。
“十二五”期间,富阳主动关停80余家电镀、化工、印染等企业,基本完成了高污染、高能耗行业整治工作。对具备一定规模的电镀、印染、化工企业进行整治提升,搬迁入园,顺利通过浙江省对富阳重污染高耗能行业的督查。
公众积极参与
保护生态环境,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富阳各级党员干部担任河长,志愿者担任“民间河长”,发动5万人次投身“万人清理垃圾河”活动,变“政府治水”为“全民治水”。全区24个乡镇(街道)均创建成为市级以上生态乡镇(街道),创建市级以上生态村239个,培育建设了5个风情小镇、11个农村现代民宿示范村(点),农村形态美、业态美、人文美“三美”齐现。
2016年8月,赤膊下水捞水草的场口镇下图山村村民汪可校,成了富阳治水圈的“网红”,近日他被评为富阳“最美治水人”。他说,捞水草会坚持到干不动为止,因为水塘就在家门口,水干净了,自己心里也舒坦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