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重庆瞄准垃圾焚烧发电“蓝海”

更新时间:2017-07-27 11:32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 阅读:1488 网友评论0

生活垃圾是“废弃物”,却并非一无所用。  

在主城区,不少生活垃圾会运至同兴、丰盛两座垃圾处理厂焚烧发电。据统计,我市每天大概有4500吨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变成了电。  

这些垃圾焚烧发电厂都出自大渡口区的一家本土企业:三峰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三峰环境)。大渡口区方面给予它如此评价:“它是大渡口区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  

国内垃圾发电的开拓者  

三峰环境成立于1998年。成立之初,他们瞄准了一个国内几乎空白的领域:垃圾焚烧发电。正因为是行业空白,三峰环境一开始便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资金支持。  

这些资金成为三峰环境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2000年,三峰环境引进了德国马丁公司的SITY2000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也是这次合作,为三峰环境后来逐步“消化”马丁公司焚烧炉、锅炉、烟气净化和自动控制等技术,成为国内行业龙头埋下伏笔。  

拥有技术后的三峰环境,谋划了第一个项目:重庆同兴垃圾发电厂。该项目不仅是垃圾焚烧发电领域首个技术国产化的示范项目,更是重庆、乃至西南地区首个BOT项目。“因为是第一次尝试,所以连招标合同都没有范本。”三峰环境相关负责人表示,当时市级部门找来了香港关于BOT项目的合同范本,加工修改后才有了该项目招标合同。  

2002年,同兴垃圾发电厂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该项目正式建成投产,重庆垃圾焚烧发电的历史,由此揭开。  

此时的三峰环境,不仅是国内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的开拓者,更是最具权威的企业。2009年,应国家相关部委要求,由三峰环境主编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施。  

虽业界闻名,但就企业规模而言,三峰环境不算起眼。2009年时,三峰环境的销售收入刚刚突破1亿元。  

无心插柳成就环保产业园  

随着城市发展,“退二进三”成为必然,大渡口区也开始谋划新的产业发展路线,生态发展这一理念也被提出。  

为了契合这一发展理念,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向三峰环境抛出了橄榄枝。大渡口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垃圾焚烧发电在当时还算新兴领域,但很符合大渡口区未来的产业发展规划。三峰环境在当时虽然不算大,却能看到潜力,又加上是本土企业,所以很希望它能入驻园区内。  

对三峰环境来说,也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办公环境。双方一拍即合,三峰环境决定入驻建桥工业园区,并于2009年正式搬入。不过,双方当时都没意识到,这是建桥工业园成为“环保产业园”的开始。  

入驻后的三峰环境,进入了飞速发展期,其中不乏一些标志性事件。2011年,被国家环保部批准建设国家环境保护垃圾焚烧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2013年,焚烧炉等设备已出口到美国、印度、埃塞俄比亚等国家;2014年,签署泰国普吉项目运营维护合同,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中国运营管理服务输出……  

最直观还是企业规模。2014年时,三峰环境的销售收入达15亿元左右,位列国内垃圾焚烧行业的第一位,贡献的税收,一跃至大渡口区的前三位。  

这种成绩引起了大渡口区的注意,也让大渡口区开始谋划环保产业的蓝图。  

2014年,借助三峰环境,建桥工业园获批“重庆环保科技产业园”。“一开始没有考虑申请‘环保产业园’,也没想到三峰环境会发展得如此快。”大渡口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随后,大渡口区确定自身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加快培育节能环保、信息服务、文化休闲旅游和生物医药等“3+1”新兴支柱产业。  

环保产业集聚发展  

大渡口区产业发展方向的确定,为三峰环境提供了更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今,该企业拥有27个子公司,主编6项、参编11项国家和行业核心标准。集团旗下25个BOT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达3.7万吨,位居国内行业前列。  

明年初,三峰环境的又一个垃圾焚烧发电厂:重庆第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江津百果园)将正式建成投产,日处理垃圾规模将达到4500吨,这也是全球日处理垃圾规模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根据三峰环境相关负责人估计,该项目投产后,主城区所有的生活垃圾,都能实现焚烧发电。  

以三峰环境为龙头,大渡口的环保产业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全区围绕节能环保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服务业两大方向,从水处理、固废资源利用、环境检测、环境修复、大气污染治理、环保综合服务、节能等7大领域发力,去年,全区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产值40亿元,营业收入5亿元。  

目前,建桥工业园区已聚集了三峰环境、德润环境、重庆环保股权投资基金等50余家企业,基本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大渡口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21年,该区环保产业将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环保产业基地之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重庆瞄准垃圾焚烧发电“蓝海”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