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兰州市水源地工程EPC模式DNA
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是以刘家峡水库作为引水水源地,向兰州市360万市民供水的重要民生工程。
工程主要由总长约43千米的输水隧洞和总规模150万立方米/天的两个大型水厂组成,包括取水口、输水主隧洞、分水井、芦家坪输水支线隧洞、彭家坪输水支线隧洞、调流调压站、芦家坪水厂、彭家坪水厂及其配套输水管线工程等。
工程总投资约60亿元,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承担建设任务。
(一)
挑战接踵而来
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取水口、输水隧洞等属于水利工程,两个水厂和配套管线属于市政工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水利+市政综合性EPC总承包项目。
项目参建单位包括业主、EPC总承包商、13家施工分包商、9家监理、3家跟踪审计以及水利、市政质监站、第三方检测等单位,涉及众多利益相关方,管理跨度大、难义高。不仅如此,还有如下更严峻的挑战。
1、工期要求紧
兰州市是全国首会城市中唯一只有单一水源的城市,2014年4月的兰州自来水苯污染事件再次深深牵动了长期以来兰州市民心中对饮水安全的顾虑,也直接推动了本项目的建设进程。为尽早解决兰州市民饮用水安全之患,项目建设工期工求异常紧张。
2、技术条件复杂
工程输水主隧洞长32千米,其中24千米为TBM施工管片衬砌条件下的压力引水隧洞,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在引水隧洞的施工过程中,采用2台国产双护盾TBM硬岩掘进机施工;隧洞管片衬砌结构不仅要承受围岩、地下水、内水等传统荷载,还要承受大型TBM设备的施工荷载,同时考虑隧洞防渗要求和效果,工程技术条件复杂,标准要求高。
3、地质条件复杂
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除彭家坪水厂、芦家坪水厂及其配水管网外,43千米的输水隧洞全部深埋于地下,断层破碎带、遇水源化砂岩、涌水、湿陷性黄土地层、超高强度硬岩等级其复杂的地质条件造成施工安全风险特别高。
4、施工工作面众多
本工程属于典型的线性工程,为化整为零高效组织施工,共开辟了40多个施工工作面同时施工。这些工作面分布在大山深处、城郊和市区:大山深处的工作面,交通运输、供水、供电、通信条件差和施工环境恶劣;位于城郊和市区的工作面,施工干扰因素多。
5、外部环境复杂,施工协调难度大
工程模跨“一州(临夏州)、一市(兰州市)、两县(永靖县、东乡县)、两区(西固区和七里河区)”,属于跨地域的线性工程,人文环境复杂,施工干扰因素多。
例如,彭家坪支线隧洞有10千米洞线,多次与铁路交叉,据统计,共有18处涉铁点,涉铁点手续办理及部门繁多、耗时长,对工程建设影响大。
(二)
EPC模式是最佳选择
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面对上述诸多困难和挑战,选择一种适应工程需求的建设管理模式就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建设管理模式的梳理和对比分析,整理出EPC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所具备的优势。
鉴于上述优势,兰州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采用EPC模式建设兰州水源地项目。如此重大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采用设计牵头的EPC模式建设,在甘肃省乃至全国水利行业尚属首次。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通过投标,成为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项目EPC总承包单位。面对规模如此巨大的EPC总承包项目,又有诸多建设管理挑战,再采用常规的项目管理思想和手段是难以很好地完成项目建设的。
要想保质、保量地完成这项民生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在为EPC总承包管理团队的必选之路。
(三)
解码EPC模式DNA
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作为甘肃省和兰州市的“一号”民生工程,关乎国计民生、社会和谐稳定。
如何建设好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
如何确保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把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打造成全国水利行业建设的“标杆工程”?
在项目开工伊始,EPC总承包项目部一直思考着这些问题。
EPC总承包项目部与项目业主一道,积极探索项目管理文化,在项目参建各方中营造“命运共同体”“支持别人就是支持自己”的“一家人”文化,组织项目经理俱乐部活动,共同探讨项目管理方法。
在“一家人”文化的基础上,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EPC团队站在现代技术和永续发展理念的前沿,制定了项目管理“六个用”管理战略布局,进一步为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1、用工业4.0理念和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工程
将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打造成智慧工程,就是让其不至于从建成后就落后于时代,要让其在一段时间内引领工程建设的方向。
具体的做法就是给建筑物植入芯片,让建筑物和建筑物、设备和设备进行对话,让工程的关键部分具有自我诊断和自我适应能力,让信息管理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
建成后的兰州市水源地智慧工程应用系统应包括能力系统和体验系统,分别由设备设施管理系统、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安全健康管理系统、应急指挥管理系统4个子系统和仿真培训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系统建成后,可形成决策支持系统、工程数据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平台,将为工程运营提供设备和施施管理智能化、生产过程控制智能化、多维可信的水安全数据。
2、用信息管理系统掌控施工全局
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战线长、工作面众多,参建方也非常多,如何及时、全面地了解工程建设的各种信息是EPC总承包方的实际需求,也是业主、监理等参建各方的实际需求,所以建设能全面、及时反应项目建设情况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EPC总承包方与国内知名项目管理软件公司深度合作,依托最新的IT技术,创立全新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新系统可以让参建各方及时了解工程运态、进度、质量、安全、费用等各方信息,从根本上保证项目信息流转,规范项目管理流程,提高项目管理效能。
3、用4D进度监控系统实现可视化管理
将项目建/构筑物用三维软件制成3D模型,并融入时间轴元素,打造智能化的4D进度监控系统,让进度管理直观可视,并实时监控项目进度,记录每一个进展细节,可第一时间发现进度偏差,并制定纠偏措施及时纠偏。
4、用自媒体平台传播项目品牌形象与文化
项目部创立了《新水源》内刊、“兰州水源地EPC”微信公众号和“兰州新水源”手机APP,不仅能及时传递项目的建设新闻、进度信息、质量信息、建设故事、项目管理知识等工程内容,还在无形之中传播了项目品牌形象与文化,让广大市民与工程更近,扩大了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的影响力。
5、用国际视野创新项目管理体系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通过与天津大学管理学院以及国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合作,用国际视野对传统EPC项目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了针对性优化,并对体系文件进行了表单化,从根本上保证项目运转的高效。
6、用基础设施艺术化提升工程建设附加值
在国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千城一面”、建筑物大同小异背景下,EPC总承包项目部提出基础设施艺术化理念,提升工程建设附加值。让兰州市水源地项目的工程建筑物不但能自然地融入周边环境,还能形成一种艺术景观建筑,成为旅游景点,超值交付业主使用。
(四)
EPC管理模式成果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EPC管理模式,兰州市水源地建设项目经过全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工程进展顺利
从工程开至今,短短20个月,工程已累计完成施工竖井、斜井、施工支洞、输水主、支线隧洞等各类洞室开挖39121米,完成比例为76%。重要节点工程——分水井(高105米)开挖、钢衬完成100%;水利工程隧洞部分已全面转向混凝土二衬阶段。芦家坪水厂和彭家坪水厂主体混凝土结构工程完成,设备安装工程即将开始;彭家坪配水管网完成6.8千米,完成52%;芦家坪配水管网完成4.4千米,完成38%。
2、创造了全国一流的施工进度
用同类型工程一个施工准备期的时间,完成了除两台TBM外的大部分工作;用一个进口TBM设备的制造周期,完成了近7千米输水放隧洞的掘进;达到了岩石隧洞钻爆开挖进尺253米的记录;实现了直径6米的通气竖井创下开挖衬砌月进尺150米的记录……
3、“六个用”管理战略布局的落地
创新项目管理体系文件在项目部的运行,让大家职责明确,流程优化,工作效率得以提升;
二期智能管理平台的研发,大大提高项目信息收集和流转的速度,实现了让信息管理系统掌控施工全局的构想,对海量信息进行智能化的分析、诊断、处理,使项目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聚焦在真正有价值的管理工作上;
4D进度监控系统开发完成,让参建各方领导足不出户,就能直观了解到工程进展状况;智慧工程和基础设施艺术化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认可,后续工作也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
手机APP、微信平台及《新水源》杂志更使水源地工程EPC项目部得到了充分宣传,塑造了兰州市水源地建设项目良好的品牌形象。
(五)
总结
创新需要枰台和环境,EPC模式为项目管理创新提供了绝佳平台。为顾客创造价值,特别是创造最大的附加值,是当今时代竞争的核心要素。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将先进的EPC模式与互联网时代的数字信息技术相融合,代表着互联网时代工程建设的新方向,代表着为顾客创造更多附加值的新思路。
作者:牛富敏,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兰州市水源地工程EPC总承包项目部项目经理。注:本文略有删减。
原文标题:《解码兰州市水源地工程EPC模式DNA》,发表于《项目管理评论》2017年07月第4期(总第13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